北疆,雁门以北。 朱瞻墉身穿着一身裘衣,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胯下是一匹汗血宝马。 看着北疆天空上不断飘落而下的大雪,他不爽的骂道: “这鬼天气,真他么冷。还是在家好,老爷子也真是的,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激进,想打仗直接派人打就好了,干嘛自己受这罪啊!” 朱瞻墉的身后,十万铁骑,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后,如同十万座铁塔般。 这些铁骑身穿黑色铁甲,披着黑色披风,腰佩战刀,每一人背上都背着一把燧发枪。 这燧发枪可是花了朱瞻墉极大的心血才制造出来的。 为了装备这支新军,朱瞻墉几乎动用了他近半的财力。 而这些燧发枪,也正是朱瞻墉对这次北疆救援信心十足的根本所在。 此刻,他正在等待消息,北疆的消息。 这一战到底打到了什么份上了,他还不是很清楚。 他们这支新军在加入战场之后,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明确北疆战事如今已经进行到那种地步之后,才能有明确的方案。 不多时,天空之上,一只雄鹰从天而降,落在了朱瞻墉的肩头。 朱瞻墉取下雄鹰鹰爪上绑着的一份信笺,展开一看。 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老爷子这是疯了吗?这么冒险的事情也敢做?移动炮兵阵地?被瓦剌人发现的话,大明的火炮岂不是全毁了?没了大炮的压制,在这大草原上,还有什么能压制瓦剌骑兵。” 这一瞬间,朱瞻墉真的紧张了,他家老爷子怎么想的?这是在拿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做赌注啊,只要稍有差池,几十万大明军队,就将迎来一场大溃败啊! 这种溃败,大明根本就承受不起。 “他么的,老爷子是越来越糊涂了,这性子怎么还是这么爱冒险啊。” “龙骑军!出发!全速前进!” 朱瞻墉不敢在有丝毫耽搁,立刻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而这龙骑军,就是朝廷给十万新军的旗号! 轰轰轰! 十万骑兵应声而动,如同一只钢铁洪流一般,朝着北方全速前进。 朱瞻墉奔骑在大军的最前方,心中叫道。 “老爷子,你可要挺住啊,千万别出事情啊!” …… 三峡口,明军大营中。 大营外大炮的轰轰声不断。 皇帐之中,一片喧议! 一帮子将军在一张地图前指指点点,激烈的争论着。 于谦躬着身子,也在朝着沙盘上使劲瞅。 朱棣靠在一张椅子上,闭着眼睛,轻抚着自己的胡须,似在思考着什么。 这时护卫将军樊忠从账外走了进来,单膝下跪抱拳道: “皇上,瓦剌军往山上退了拒不出战!” 朱棣依旧轻抚着自己长须,似乎没有听到樊忠的话一般。 樊忠心急如焚,见朱棣不说话,立刻又高声叫道: “皇上,瓦剌军往山上退了,拒不出战!” 朱棣身形(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