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沐英的军令一下,三通聚将鼓不到者斩立决。 整个杭州大营都沸腾了。 此处大营是大明中军帐下的生力军,说直白一点就是后备军团。 古时候军伍分为三军,可不是海陆空三军,你要是这么理解的话,可就大错特错矣。 而是前军、中军、后军,再加上左右前锋营,方为大军阵伍。 现在整个大明都还在战争状态之下,北边有北元朝廷的铁骑时常骚扰,那边还有云南尚未收复。 另外川、贵之地也不安稳,民间还有弥勒教祸乱民心。 大明的军力是有点捉襟见肘。 是以,老朱才会派遣最信任的养子沐英来筹集粮饷,训练军伍。 杭州历来富庶之地,钱粮都是不缺的。 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靠的就是军伍军阵的配合,这可不是三两日之功就可以练成的。 沐英常驻杭州大营练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是以李善长等一帮淮西勋贵也不会特意的去刁难。 这也是老朱的私心在作祟,既可以练兵,顺带,捎带手的监视一下地方,可谓一箭双雕。 他的这个设想,可是解决了郑长生的大难题了。 要是如果没有大将军沐英坐镇杭州,手握兵权的话,恐怕郑长生想要剿灭黑风山的盗匪,可没那么简单了。 要想调动朝廷的大军,哪里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恐怕不仅过文书上报朝廷兵部请调地方守军,是不可能成的。 一旦是这样的话,那消息早就泄露了,说不定该擦的屁股早就擦干净了,还拿个毛毛的证据啊。 沐英对于郑长生是信任的,关键源于他对老朱的信任。 老朱能够把如朕亲临的金牌赐给郑长生,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跟郑长生分手之后,他回到大营之中,立马就擂鼓聚将。 这很平常,大营之中,哪一天不这样重复一次啊。 这也可见大将军沐英治军之严格。 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 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 洪武初年,京军有48卫。 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 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4卫营。 不过现在的大明实行的是卫所制度,沐英所招募训练的这些兵丁可不是寻常的卫所军队。 而是常备军,是大明军力的后备力量。 这是老朱用作远征云南,评定南方的主力之一。 是以,沐英坐镇下的杭州大营,那是战力超群的主力战军。 全军集合的速度很快,各大营的主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