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廷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朱对于朝臣的掌控程度,可以说在他之前的历朝历代无人能出其右。   每一个大臣在他的心里都要一本账,王湘南虽然也不是那么干净,但是终究还算是个可用之才。   这些年老朱惩治的贪官污吏多了去了,杀的朝堂上的人手都不足了。   他不是心里没数,在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在后备人才没有培养出来的情况下,这样的小污点的官员还是要用的。   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在收拾他也不晚,反正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朝堂上现在的情况文武两班已经有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的趋势了,文官又分为京官和地方官,又独立出一个清流言官,这三方势力也不是省油的灯。   武将的派系更明显,尤其是大将军蓝玉一系的人马,作战起来凶悍之极,打仗不要命;可是祸害起老百姓也很凶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蓝玉这家伙收了不少义子,义子在收义子,这俨然是模仿他当年起家的套路。   这些都是隐患,他不是不知道,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得不暂时的妥协。   老朱现在心里就一句话:“秋后算账!”   现在就看着你蹦跶,只要听话,给老子干活就行;蹦跶的真出格了,到时候一勺烩......   ~~   皇极殿里暂时恢复了宁静,剩下的饭菜是没有人吃下去了,几个小太监手脚麻利的收拾残局。   时间不大,收拾一清。   老朱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过后,开腔了:“诸位臣工,我大明立国至今,由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丰衣足食。   全仰赖上下一心,齐心共治,咱在此新年开朝之际,谢谢诸位的辛劳勤勉。”   老朱这个开场白刚说到这里,一人躬身而出道:“臣等不敢贪天之功,我大明国泰民安,全是皇上殚精竭虑、夙夜忧思才换来的。   望皇上保重龙体,只要有您在,九州同天、万国来朝都不远矣。”   说这话的是汪广洋。   郑长生很是佩服老汪的头脑灵活,应对得体。   这就是老油条啊,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   老朱对老汪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朝宗(老汪的表字)说的很好,九州同天、万国来朝,是咱最大的心愿。   可是,现在前元鞑子仍旧在我大明西南一隅盘踞,北方草原上也不太平。   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说来听听。”   哟呵,老朱这货心中早就有底了,可是到这个节骨眼上倒是卖起关子来了。   你不就是想要出动大军收复云南吗?   郑长生心中盘算起来,从大将军沐英带领军队从高丽撤回的那一刻起,不就注定了的事情吗?   再说了,沐英在杭州大营招募新兵,训练已经有些年头了,不就是为南征准备的吗?   汪广洋这个时候道:“臣请皇上下旨,(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