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夷族的长老们显然把账算到了皋陶族头上,元昊为他们出气的举动为皋陶族带来了更多的麻烦,挨揍的那个皋陶族村长显然很爽,偃梁也很愉快,偃师却可能预料到了更坏的结果。 在偃师看来,皋陶与莱夷之间尽管有很多的不快,但毕竟是兄弟之族,大元与两族虽然有一些渊源,却相对远了一些,所以不宜让大元参与进来。 我的看法有些不同——大元躲得过吗? 没有强大的力量作后盾,还谈什么文明发展? 不来侵犯我,我也能做到藏拙晦形,但打上门来的家伙,就不用对他客气了。 偃梁也对偃师说:“大元族和莱夷族,哪一个更像兄弟之族?” 偃师无语。 在我回到大元城不久,贸易城传来消息,莱夷族动手了。 或许是慑于贸易城的防御威力,莱夷族没有对大元贸易城下手,却对皋陶的外围小部族有兴趣,原先被揍的那个村长叫偃豹,立即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一点也不负他的名字。 他在十天内就将全族人一起移到了皋陶族大帐外,原来的村子里,连柴也没剩下一根。 但是在他周围的几个小族却遭了殃。 大约有200人组成的劫掠队将几个小族一抢而光,连羊群都赶回了莱夷族所在的北方山区,陶器更是抢劫的第一对象。幸运的几个小族还剩下几顶帐篷,有的就只有几根木棍了。 皋陶族内很快增加了400多“难民”——这些小族与皋陶族间显然是一种密切型的联盟关系,比大元族与周围部族的关系要深,后者利益关系远多于种族关系。 偃梁的情绪开始进入失控状态,偃豹来时还带了所有的牛羊,后来的部族连木棍都没有几根长的,有一个族到达皋陶族时,村长都已经饿了两天。 在皋陶族周边的这片草地上,畜牧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草地,除了猛兽以外,可供狩猎的对象并不太多,更何况他们被劫掠一空。 得到消息后,没跟偃梁商量,我直接指示元昊带上一个100人骑兵连,对莱夷的“抢光”政策进行了“反抢光”——在偃豹他们那几个小族周围出动了几次“巡逻”式的行动,其中有一次抢回了一个小族的牛羊,并将一个50人的莱夷小队全抓到了皋陶族。 莱夷族的人显然犯了众怒,在偃梁的极力阻止下才没有出人命,连偃师都没有出面干涉。 很快,这种“兄弟”冲突式的情况就被莱夷族打破了。这个小队放回去没多久,20来名满身是伤的小族战士就逃到了皋陶族,请求偃梁去救他们的族人——100来人被莱夷族抓走了,而且这一次是一个用人头祭祀的莱夷族分支干的。 偃梁为难了:这一次要是答应了,那皋陶族和莱夷之间又会回到以前的厮杀状态;不答应,那族人凭什么还要在神鸟面(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