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言语中怒火,几乎无法压抑,可秦风丝毫不在意,反而是挑了挑眉看向他道: “李老爷缘何恼怒啊?莫非也和某心中一般,对当朝庙堂所为感到失望?” ??? 李二头上蹦出无数个问号,嘴角抽搐的看着秦风,他感觉自己忍耐已经到达极限了。 这混小子,指着他的鼻子在骂他?!! “唉……即是同道中人,那某说说也无妨,相信李老爷会为小子我保密。” 秦风依旧自顾自的说着,道: “就拿这耕牛之案来说,适才听某村民所言,长安城附近耕牛失踪,牵扯甚大。” “此事,确实该好好调查找到凶手,严加惩戒。” “可官府如何作为?并未仔细追查作案之人,反而是搜遍长安城附近村庄。” “难道,官府不知此乃劳民伤财之举?官府进村搜捕,李老爷可知会有何等结果?” “何等结果?” 李二听到这话冷静下来,无比认真的听着。 “庄稼被毁,村民损失惨重,甚至可能会被强行栽赃,强行将无辜百姓耕牛牵走!” “李老爷子可知官府这般作为,乃是为何?” 秦风说道最后一拍桌子,李二愕然色变,定定的看着前者。 “如今耕牛失踪,官府为尽快结案,若找不到凶手只有一条途径,将百姓耕牛充公!” “以此来结束此案,得以两全,而苦的却是百姓,这正是衙门大举来搜捕的根本原因。” “放肆!” 李二愤怒的拍案而起,看着秦风怒道: “朗朗乾坤之下,怎会有这种胡作非为之事,怎敢这般欺压百姓?!!” “呵呵,李老爷是个商人,恐怕不知晓民间冤案冤屈之人多少吧。” 秦风意味深长的开口,淡然道: “这种强行指罪,屈打成招之案可不少啊。” “靠山村位于蓝山县之西,衙门一直搜捕过来,应该走了不少村庄。” “要不,李老爷子和某去走一走,看看衙门中人是否已找回不少耕牛。” 衙门的人已找回耕牛,这是秦风的猜测,但他有九成九把握笃定! 为何? 因为,之前靠山村便有村民因为百斤米被人冤枉过,凭空盖来黑锅。 而且这事情不止一次,衙门出动不可能空手而归,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人招供。 秦风听闻村民遭遇之事,便记在心里专门调查过。 后来他明白源头,一切皆起源于李二推行的乾坤令! 这货原意,是督促官员们努力解决百姓案件,特推此令,意图天下朗朗乾坤,再无冤屈。 法令中,有各类案件完成时限,若是达不到目标,则认为官员办事不利,严惩处罚! 刚开始李二尝试推行,半年后各地积压案件都得到解决,风评极佳。 李二顿时大喜,将此作为正式唐律,殊不知埋下祸患。 前世,秦风无聊从一些野史书见到贞观年间李二曾动员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