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在朝堂,朝堂有秦风的传说。(加更求鲜花评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民以监察百官,上书朝廷,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陛下,各地官员为能快速办案,积劳已久,若再多此一举,恐会引发官员心中有怨。”   “陛下!还请三思啊!”   早朝上,李二刚提出要使民监察之职,常收集民意呈递朝堂,立刻便跳出一批人来反对。   这些都是官职比较小的官员,一帮帮站了出来,看得李二头皮发麻。   但见这模样,李二内心愈加阴沉,或许是昨天秦风的提醒,今天他特别注意了。   这些官员,有组织有qun体的出来请柬,可想而知这幕后之手。   估计早已经渗透百官,才会在瞬间便目标达成一致,一起来反对。   而背后大鱼则是默不作声,让那些杂鱼出来试探。   “陛下!颁布新政令需日久年深探讨的事情,经多方探讨,方可成令!”   “陛下,一旦朝令夕改,可不是明君所为,请三思啊!!”   众臣见李二没有出声,忍不住又是齐齐喊了一句,一幅极为激动模样。   “哦。”   然而,对于众臣义愤填膺的请柬,李二仅是回了一句哦字。   朝堂众臣愕然,为何感觉陛下这哦中,充满着浓浓不屑?   房玄龄站在最前排,嘴角抽了抽,陛下是被秦风同化了?   文武百官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龙椅上李二内心窃喜,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好用,甚善甚善。   “朕意已决,朕曾说过以民为重,需让民意传递朝堂,朕才知晓百姓心中之意愿,众爱卿无需再议!”   打乱百官节奏后,李二便开口了,态度很是坚决,根本就没给百官讨价还价的余地。   众臣一惊,显然很是意外。   以往这个时候,李二可都会先问询一下反对的缘由,然后再决定。   今日,李二却是根本没考虑众臣请柬,直接拍案落下?   这时一道人影走了出来,看着李二道:   “陛下,对于此令微臣有些拙见。”   崔礼,此乃五姓七望清河崔家之人,现任中书侍郎。   中书省作为三省之一,位高权重,掌管制令决策,乃大唐最高权力机关。   其中,现下最高长官中书令便是房玄龄。   而中书侍郎乃副长官,有两个,一人是唐俭,一人便是这崔礼。   如今突然颁布新的政令,崔礼站出来质疑显然是合情合理,李二微眯起眼,道:   “崔爱卿对此令有何见解,尽管说吧。”   “收集民愿,固然是好,可陛下可有想过天底下有不少愚民,有不少心存歹念之人。”   崔礼淡然开口,言语中丝毫没有客气,道:   “三人成虎,万一心存歹念之人妄自散布地方官污名,愚民一旦听信,传达朝堂,陛下就真定罪官员吗?”   “微臣认为不妥,即要收集民愿,固然得统一而为,否则你一言我一语,何人知晓该信谁?”   “臣以为可从各地挑选孝廉之人为代表,(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