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记的倒台,高兴的不只是林水根,还有李先恩。 不愧是老奸巨猾,利用这次事件成功上位。 林水根是最清楚,那些亓记的证据里面,还牵扯很多人。 不光是县里的几个领导,还有市里面的,这就给了李先恩机会。 李先恩有选择的举报了,只是把亓记一人击垮,其他的人则是保护下来。 那些没有事情的市级领导,是拼了命的举荐李先恩,李先恩不上位都难。 当然,林水根不知道,其实最高兴的还是刘县。 刘县是空降下来的,虽然十分的年轻,可是斗争经验却是不少。 出身很好的刘县,自然是想在梧桐县做出一番成绩。 可是,一个官员要想做出成绩,靠的不光是能干。 最重要的却是权利,在一个县,一般说来,都是县记说了算。 因为他掌管这人事大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刘县来的时候,亓记已经布局完毕,已经是铁桶一块。 刘县想各个击破,却是很难,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想在常委会上有一个想法,13个常委,有12个常委齐呼啦的不同意。 那自己说的话就是狗放屁,刘县想做事,就必须先征求县记的意见。 县记觉得好的才可以,县记觉得不好的,刘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次,亓记的倒台,刘县也是措手不及。 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李先恩一下子上位不说,并站住了脚。 现在在常委会上,李先恩这个政法委记,竟然手中有6票。 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数,加上自己就是7票,绝对是说了算。 刘县也不是吃素的,看着亓记倒台,赶紧行动,好不容易拉了3票。 加上自己就是4票,还有2个人左右摇摆。 刘县很是急眼,要是新来的县记,略使小计,这两个人就会被拉拢过去。 或者被李先恩拉过去,就太可怕了。一个政法委记要是操纵了常委会。 不光是自己,就是新来的县记都要被打脸。这是刘县不愿意看到的。 事情就是这样,你愿不愿意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 现在的梧桐县常委,还有两个人是中间派。 一个是组织部长,一个是宣传部长。 刘县分析了一下,组织部长是很难发展的,只要新的县记来到。 组织部长很快的就进入县记的阵营,这是明摆着的。 任何一个县记,是不容许自己的组织部长,不跟自己一条线。 就是市委领导也会支持县记的做法的,他一定会选一位自己喜欢的部长。 宣传部长就不一样了,支持谁,不支持谁,就看谁的本事了。 刘县觉得,要先先下手为强,只要把宣传部长拿下,自己就是5票了。 虽然跟不上李先恩,可也算是第二阵营了。 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宣传部长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漂亮女人。 刘县就有主(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