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需保证坚固耐用,只是外廓不妨降些标准,稍有不足并不影响筑屋。” “诺。” 和少监交待了一下眼下比较着急的事情,又去木工坊看了看,水泥坊铁坊瞅一眼,鼓励夸赞了一圈儿,张军出来去了几个道人那里。 道观这会儿正在造,搬过去还需要一些时间。 几个道人正在各自的房间里忙活。这些人还是习惯了自己躲在自己的地方闭门折腾,还没有合作讨论商议的习惯。 武怀表知道这些道人都在干什么,拉着张军不让他进屋子里面,自己跑进去喊人。 你知道谁的房间里正在干什么万一进去正巧就炸了呢虽然知道不会出人命,但那也危险哪。这会儿张军可不能受伤。 其实张军也没想进道人们的房间里面去。一个是未知危险,另一个是这些道人都是邋遢鬼,那屋子里又乱又臭的。 隔了一会儿,几个道人都出来来到议事厅。这个房间其实是给他们准备开会商讨用的,结果根本就没人用。 “进展如何” “见过郎君。略有精进,还未曾试过。” “可有成品” 几个道人都表示有,张军就让他们回去拿了来。 武怀表强烈反对,坚持大家去院子里,东西拿出来也只能摆在院子里,又叫亲兵准备了水龙在边上预备着。 其实这个院子一直是防火防盗的重点,每天都有专门的一个班在这边驻扎,一是警戒,二一个就是随时准备救火救人。 军士们的速度很快,水龙被迅速架了起来,什么火耙子勾连枪盾牌也都准备好了,水袋、皮袋、溅筒灭火器摆在边上。 唐代的水龙就是挺粗的一根竹竿子,有一丈长,中间打通了结,尾端系在一个大皮袋子里,袋中装着足有三四石的水。 救火的时候四五个人一起挤压水袋,让水顺着竹竿子喷出去。滋水枪式的水龙到了明代才有。 张军虽然感觉有点大惊小怪,但也没有出言制止。这也是好事儿,让大家知道紧张,知道此物是危险的。 没一会儿,道士们各自拿着自己的产品出来,摆到张军面前丈远的地上,然后他们退出去几步,武怀表这才让张军上前。是个负责的亲卫官。 张军蹲下来仔细的看了看几个道士的产品,挨个用手捻了捻闻了闻,又用麻纸分出来一些让武怀表拿到一边去点燃看效果。 其中三个人的作品张军感觉有点模样了,不过方向各不相同。 一个是浓烟型的,点着以后着的不是很快,但是浓烟滚滚呛人鼻喉,久久不散。 一个是火焰型的,一看就是放火的好料子。 另外一个是爆炸,就是那个配料方式已经很接近现代炸药的哥们,果然没让张军失望。 张军把他的作品特意多包了几层麻纸裹紧,在里面放了些石块,让武怀表把这个炸药包加长了捻子放到木盒子里(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