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眉头一挑:“你可以问问户部尚书杜如晦。” 杜如晦闻言未等这个大臣张嘴便说道:“兵部尚书于成河家中有一账本,上面写了自己贿赂了哪些官员,又有哪些官员贿赂了他,每一笔都记得非常详细,刚刚那位大人,如果我没记错您是叫范统吧?” 刚刚站出来的大臣就这么伫立在原地,像一座雕像一样,心中思绪万千,当然最核心的心理活动还是:“于成河你个老东西,我入你阿母,你收钱就收钱,你还写个账本!你要害死谁!” 随后杜如晦又说道:“很多大臣的名字都在这本账本上出现过,另外两位马从林,何玉麻的家中也有相同的账本,上面记载的非常详细。” 李恪看见大臣们一个个都像蔫了的黄瓜似的,脸庞浮现出笑容,觉得时机到了: “是这样,朕也不让杜如晦念出来了,现在正是大唐百废待兴的时候,正是用钱的时候,你们都捐些出来,有多少算多少,只要捐了钱,朕一满意自然就不会在追究你们这件事了,你们看如何?” …… 诸位大臣皆是在脑海中思考这件事的利弊。 这时。 “臣愿意捐20万贯钱!粮食一万石!”站在靠前的一位大臣手持象笏站了出来,表情中带着坚毅,但是在眼神中却有一丝畏惧,像是在害怕着什么。 “好!”李恪大呼一声,并未怪罪于这位大臣,只见这个大臣松了一口气。 随后纷纷有人效仿。 “臣愿意捐18万贯钱!粮食八千石!” “臣愿意捐30万贯钱,粮食五千石!” “臣愿意……” …… 一大半的大臣们都选择了捐钱,而家底子清白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铁青,他们天天在家日子难熬,却没想到与自己同朝为官的这些同僚竟然一个比一个富有! 脸上都写满了四个字:令人不齿! 李恪脸上带着笑意,但是他的目光一直放在了王林身上,他就想看看王林会不会捐,捐多少。 但是王林迟迟没有动作,像是下不了决心一样。 “我要捐多少才能度过这次的危机,想必那三位大人应该不会把我记的太详细,我给他们了那么多的钱,这再把我写的那么详细,可就不厚道了,但是如果记下来了,那我今天就是捐多少都要死,要是没记下来,我倒是可以意思意思。” 王林自己心里暗暗想道。 “王林王大人?您准备捐多少啊?” 李恪笑嘻嘻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众所众知眯眯眼都是最强的选手。 而王林突然被点到名字,心中更是杂乱无章,楞了一下。 片刻后说道:“臣捐一百万贯!粮食五万石!” 这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一个个都非常的惊讶,因为王林的身世大家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寒门子弟,就是来报效国家的,从而在很多大臣看来就是朝堂的清(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