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发话了,李纲等人也不能明着反对。 李纲算是看出来了,龙椅上的天子,那是铁了心的要组建军政院,要把军权从文臣手里剥离出去。 况且,李纲也很清楚,大宋的军事制度很有问题,要不然,自立国开始,也不会被异族压着打。 李纲沉思了一下,站出来请示赵桓。 “陛下,请问这内阁的官职应该怎么定?每一位内阁大臣,官职几品,俸禄是多少,还请陛下明示!” 李纲这话算是问出了所有大臣们的心声。 内阁权利这么大,这个官职该怎么设定?怎么划分,这又成了一众大臣们关心的问题。 一众大臣纷纷竖起了耳朵,静等着赵桓开口。 “无论是政事内阁或是军政院,不设品级,不设官职,不设俸禄,内阁每三年考核调整一次,功劳卓著者,可继续留任。” “如果没有做出有功于朝廷,有功于社稷的决策,则会被踢出内阁,同时,原有的官职,也将会一并解除,不在担任任何官职!” 赵桓的这个决定,倒也没有引起太多大臣们的反对。 朝廷每一年都会对所有官员进行一次考核,要是不合格者,都会被降职,严重的则会被免职,甚至问罪也是有可能的。 李纲再次问赵桓:“陛下,那这内阁一共有多少位大臣,选拔标准是什么?” 不得不说,李纲就是李纲,每一个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 怎么选拔内阁成员,赵桓早就有了想法。 “内政内阁与军政院,共计八位大臣,有两种选拔标准,一是qun臣推举,二是朕亲自从朝中大臣们中提拔,直接进入内阁,同时,qun臣所推举的官员,如果没有经过朕的同意,依旧不得进入内阁,直接无效!” 这一下,所有大臣们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他们心里一阵腻歪:“这说来说去,还不是得您这个皇帝说了算!” 尽管他们有很多不满,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 要是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得罪了赵桓,那就没有进入内阁的希望了。 赵桓环视了一圈脸色各异的大臣,问了一句:“诸位臣工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朕会一一解答!”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份份摇了摇头,表示暂时没什么想知道的。 内阁还是一个新机构,大家都了解甚少,暂时不要随便发表意见的好。 赵桓见所有人都没意见,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今天的朝会就此结束吧,你们下去之后,在今晚天黑之前,将你们心中的人选提交上来,你们也可以毛遂自荐,明日早朝,朕会公布名单!” “臣得遵旨!” “退朝!” …… 退了朝之后,赵桓没有去垂拱殿,而是去了福宁殿。 “臣妾见过陛下!” 赵桓刚一走到福宁殿门口,张奕彤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张奕彤今(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