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神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路正在学习新耳泰人的语言和文字。   在信息社会里,有心学习的人,总能想到办法获取知识。   当然,环境也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每个月的休假,张路都会到阿丹苏尔城去,找一些莫尔人或者比较友善的新耳泰人,用新耳泰人的语言和文字进行简短的交流。   言煜留下的那本古卷很不简单。   张路不可能像傻子一样,拿着它满大街的找人请教。   至于单独拆开之后,再到网上找翻译。   张路没有这么做。   他无法确定,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受到了监视。   即便是没有,他也有必要系统的去学习新耳泰人的语言和文字,了解他们的文化与文明。   这就好比,西方人拿到了东方人的武功秘籍,即便是得到了完整的翻译,也很有可能完全理解不了其中的用词以及内涵。   强行练习走火入魔的概率很高。   幸好新耳泰人的文字谈不上太复杂。   它源自古老的新阿语系,是其中的一个变种。   而新阿语系所衍生出来的现代诺德语,是当今社会上,最为通用的语种。   其通用程度,远远超过了宣国所官方使用的卫语。   张路好歹是大学毕业,诺德语也过了八级,在这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   几个月的学习下来,张路已经能够与一些新耳泰人做比较充分的日常交流。   同时,也对新耳泰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真实的了解。   在宣国其它民族···特别是卫人眼里。   新耳泰人代表的就是麻烦。   在阿丹苏尔城,新耳泰人不仅是麻烦,更是危险和懒惰的代名词。   南山山脚下,由政府请人种下的棉花和麦子,他们只需要去开动机器,收割一下就能换取钱财。   但是这样的劳动,大多数新耳泰人也都不愿付出。   他们更情愿通过闹事和游行,甚至更加激烈的行为,直接从政府的手中索取。   当不劳而获成为了习惯,那么再想要回归勤劳,是很不易的事情。   然而,这其实只是极少数的新耳泰人带来的一种模糊的错误印象。   大多数的新耳泰人,实则是被那极少的一部分,给被迫绑架且代表了。   大多数的新耳泰人,他们生活在广袤的边塞疆域之内,雪山、沙漠、荒野、隔壁还有茫茫的高天星河,才是他们最熟悉的风景。   他们多数不会说卫话,所以也无法向外界传递他们的想法。   一些为他们分配的利益,也因为他们的无法理解,而直接被莫名取缔。   当然,阿丹苏尔地区的民族矛盾,并不仅仅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完全解释清楚。   当想要说话的声音太多。   想要占据利益,以肥己身的人也太多。   那么,想要迎来和平和稳定的发展,也会变得缓慢无比。   大部分的新耳泰人,并不能简单的用善良或者朴实来形容,也无法将他们笼统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