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一个月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天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五天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七天了。” “大王……” “停!”赵何一拍桌子,十分果断的制止了肥义的抱怨:“肥师啊,寡人好歹也是你的弟子,你能不能看在咱们这段师生情的份上,放寡人这个弟子的耳朵一条活路呢?” 肥义十分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道:“如果大王能够让临淄城外的几十万大赵青壮回国参与秋收的话,老臣绝对一个字都不会打扰大王。” 赵何叹了一口气:“不是已经从齐国的二十四座城池的府库之中缴获了六十三万石粮食了吗?再怎么吃,两三个月也是不成问题的吧。” 肥义道:“那些是军粮。” 赵何怒了:“咱们赵国的女子都是没有手的不成?就算没有青壮力在家,收割的粮食也足够过冬了。” 肥义道:“那明年怎么办?播种和存粮都是问题。” 赵何大手一挥:“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齐国人的府库里多的是!” 肥义皱眉道:“大王当初可是言之凿凿,说三个月内必定能够攻破临淄的。” 赵何道:“三个月的时间还没到呢!” 肥义道:“可是老臣从前线的军报来看,这五十天内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三个月也不过就是九十天的时间,难道大王当真以为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就能够破了临淄不成?” 赵何脸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难道肥相怀疑主父的能力?” 肥义同样严肃:“大王不要故意误解老臣的话,老臣只是觉得,若是临淄打不下来的话,其实是可以考虑和谈的……” 跟谁和谈? 当然是跟齐国! 赵何眉头一皱,看着肥义道:“这是肥相自己的意思,还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肥义默然。 赵何哼了一声,眼中一道凶光闪过。 寡人说呢,这楼缓和信期自从上次主动请战前往临淄前线被驳回之后怎么这么安静,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寡人呢。 肥义看到赵何的表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大王不要误会,老臣虽然老了,但是还没有老到能够被人随意利用的地步。老臣只是想要提醒大王,若是真的要在秋收之前签订协议撤军的话,眼下已经是最后的时间了!” 现在距离秋收到来还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和谈,割地赔款然后撤军这个步骤,其实已经是非常紧凑的了。 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就算赵何再想撤军,那么赵国的秋收也一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秋收受到影响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问题。 这个问题肥义已经不止一次的向赵何提出过了,以现在的这个时间点来说,应该是肥义最后的努力。 赵何沉吟半(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