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索性披上衣袍起来。 天气苦寒,曹操将手抄在袖子里,在室内来回踱步,双眉紧锁。 在大众之前,曹操总是一副胜券在握、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其实也有忧惧、担心、沮丧。 这次取河内是不得已而为之。 河内迟早为人所并。不论是被袁绍还是刘备占据,曹操就别想虎口夺食了。困守并州,乃是死局。 荀彧的战略明确指出,先据并州,但不可只据并州。 因此曹操才在刚得并州后,就马不停蹄地南取河内,图谋河东,先下手为强。 不料牵招、贾诩等反应迅速,不顾西凉兵之压力,毅然决然派李通、许褚二军东下。 幸亏程昱说动麴义,不然曹操将处于众矢之的。 曹操、麴义联手时,袁绍正准备拥立新帝,刘备正专心对付刘宠、吕布,都无暇分心。 曹操若能抓住机会,将刘备在司隶的势力一扫而空,则局面定然大大改观。 可惜贾诩、李通、许褚、张辽合力,主将之智谋、勇武,都属于天下顶尖之列,致使曹操功败垂成。 曹操夺河东时,已经预感到刘备会起大军来伐,估计了到各种困难。 但刘备军攻击力之强,还是令曹操心惊。 这才区区数月时间,不说刘备兵力增长令人瞠目,就是单兵战力也有显著提升。 这种提升,有一部分来自于更加精良的甲胄和武器,更多的则是一种必胜的斗志和信心。 蒸蒸日上。 曹操只能想到这个词。 但曹操绝不认输。 他还有机会。 这个机会不来自于袁术、刘表、韩遂之流,也不完全来自于袁绍,主要是来自于自己的信念。 曹操坚信自己才是拨乱反正、清平乾坤的最佳人选。 这一点,自己年轻时,桥玄说过。 长大后,鲍信说过。 曹操文能赋诗,武能击槊,读遍兵书,敢注孙子,非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失兖州,又能怎样? 自己颓而复起,又得并州。 让河内,又能怎样? 自己用计攻心,又得河东。 就算丢了河东,还有上党、太原、雁门。 太原、上党亦可弃,刘备还能追自己到雁门么? 如果刘备敢孤军远征雁门,让兖豫青徐长久空虚,刘表、袁术、袁绍总不能全是傻子吧? 刘备后方一旦有失,就是个全盘崩溃的结果。 曹操心中发狠,哪怕暂遁漠北,也当卷土重来,与刘备死磕到底。 再次坚定决心,将患得患失的情绪全部清扫干净,浑身一阵轻松。 曹操躺到榻上,鼾声如雷,睡了个好觉。 当然,好觉总是短暂,好梦终归会醒。 曹操觉得自己刚合上眼,耳边就传来急促的呼喊:“将军、将军!刘备军又攻城了!” 曹操忍着怒火,迅速穿衣出帐。 天方微明,外面出奇地寒冷,曹操不由微微缩了缩脖(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