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后,四方诸侯反应不一。 北汉主刘旭、魏王袁绍自然是指责刘备“僭称尊号,大逆不道”,号召天下“共击之”。 凉汉主刘民(秦王韩遂)、蜀汉主刘璋都是天子,也不肯承认刘备的正统地位,都采用自己的年号。不过这两人各自忙于内事,无力也无意立即与刘备发生冲突。 韩遂因为与刘备疆域相邻,就派了使者道贺。刘璋则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如今天下有四位汉帝。人们分别以北汉、凉汉、蜀汉和炎汉称之。也有称刘备为季汉的。 论正统性,刘备在天下士人心目中排为第一。 燕王公孙度以前曾入侵青州,与刘备发生过战事。但袁绍的威胁近在眼前。既然袁绍反对,那么公孙度就必须支持,希望刘备能在袁绍南部施加更大压力。 公孙度第一个向刘备递表,愿意采用章武年号。采用年号,就是公开称臣。 刘备只改了年号,尚未改正朔。正朔指正月初一,改正朔就是改历法。 新朝仍旧采用原来弊病多多的四分历,不过已经命令工农书院大祭酒刘洪进行改进历法的工作。刘洪曾与蔡邕一起在东观校书,两人做了不少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 楚王刘表原来是采用先帝刘协时期的初平年号,现在也遣使祝贺,改用章武年号。 刘备召集重臣,问道:“刘景升、公孙升济皆采用章武年号,诸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二人不会平白支持。刘备也必须给予相应的回应。那就是承认燕王、楚王之名号。 司空张昭奏道:“臣以为当以其王号封之。如今四方拱伏,天下唯有袁绍、刘璋、韩遂三人不服。 若能示以宽宏之意,三人未尝不会去除尊号,稽首归降。则陛下不费刀兵而定天下,黎民幸甚!” 张昭对刘表和公孙度奉章武年号大为赞赏,认为有采取和平手段统一天下的可能。 修仁义而服诸侯,这是儒生的终极理想! 司徒第五巡有不同看法:“刘景升、公孙升济不过迫于形势,岂真心归降?日后削藩,必动干戈。 袁绍等三人皆野心勃勃、怙恶不悛之徒。非到山穷水尽,不可能按兵束甲。 张公寄以绥抚之策以平之,难矣! 如今袁绍正与公孙升济争幽州,可封公孙升济为燕王,以牵制袁绍。 至于刘景升,刚定荆南四郡,士卒疲惫,不如因而伐之,一举夺取荆襄之地!” 尚书令华歆支持张昭,不建议短时间发动大战:“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部灾害多发,贼乱频仍,民生艰难,百废待兴,实不宜大动干戈。对四方诸侯,暂以绥抚为宜。” 刘备问军谋尚书郭嘉:“奉孝怎么看?” 刘备麾下重臣,以田豫最为年轻,本年二十五岁;其次就是郭嘉,二十六岁。十九岁的刘晔,职衔为军谋侍郎,还差了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