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周泰惊人之语,众人皆侧目。 田豫问道:“幼平,此何人教汝也?” 周泰瞪大眼睛道:“此我之本心,还能有谁人相教? 众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跟随刘公,不就是因为刘公乃帝室之胄,有帝王之相么? 刘公若不早定大位,必让将士失望! 田将军,我知君谨慎,但如今宗庙废绝,上无天子,刘公一统四州,雄兵十万,天下诸侯谁能胜于刘公? 天下宗室又有谁贤于刘公? 刘公不继尊位,谁能继之? 君为大将,固当思此大事。” 田豫见众将脸上皆有赞同之意,默然良久,方道:“幼平之言,亦有一定之理,我当思之。 如今先议如何击退张济、郭汜之事,战后再言其他。” 贾诩道:“关中扰乱,缺粮乏食,郭汜不过是饥饿来攻,与张济目的不同,可用计离之。” 郭嘉赞同,道:“晏子有计曰二桃杀三士,我等可用一粮离二贼。 可厚赂郭汜,遗以钱粮,其得粮,气必沮。 我军可急攻张济,将其击破。 郭汜除非脱身早去,否则钱粮当复归我军之手。” 贾诩与郭嘉三言两语定下计策,田豫、牵招皆赞同。 牵招遂派公孙方趁夜出关,去见郭汜。 公孙方原为郑玄弟子、崔琰同门,刘备据青州,安车迎郑玄,公孙方从之,入刘备军中。现为周泰部宣教。 公孙方口齿便给,既文且武,牵招对他相当看重。 郭汜形容憔悴,两眼血红,瞪视公孙方,喝道:“牵招派汝为说客否?速速投降为上,还罗唣什么?” 长安变乱,形势眼花缭乱,郭汜心神俱疲。 挟裹的部众虽多达两三万人,但士气极低,全靠着郭汜残酷的军纪才得以维持。 如果再攻不下潼关,不能入弘农、大掠关东,郭汜将不得不考虑另寻他路。 汉中与河东皆富庶,而其军孱弱,可供选择。 公孙方刚满三旬,留着短须,一脸诚恳,对郭汜道:“将军勇冠三军,统兵有方,不愧为凉州名将。 然我军牵子经、周幼平、管未亦皆勇武。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军本无私仇,何必拼死相残? 将军所患,不过钱粮耳,我军愿奉上粮食一万斛,金银若干。 唯请将军作壁上观,待我军破张济,再与将军歃血为盟,互不侵犯。如何?” 郭汜惊疑道:“君等果真愿意给粮?” 公孙方道:“绝无虚假。” 郭汜道:“一万斛不过我将士吃三五天,不够。至少十万斛。” 公孙方冷笑道:“将军这便毫无诚意了! 须知我军粮食亦不富裕,这也是从战士口粮中挤出来的。 目的也是不想双方将士无谓牺牲。 若给君粮多,我军将士岂不是会饿死,那还不如战死! 另外,即使君同意,粮食亦不可能直接在潼关下提供给将军。 必须分批送至渭北。将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