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寇季起床以后,就听到了府上的仆人们禀告,说寇准带人去了瑞安私塾。 “祖父这是办学心切,等不了一刻……反正府上不缺办学的那些钱,就随祖父去折腾吧……” 寇季吩咐了府上的账房,准备好银钱,供给寇准取用,就不再管此事。 他不知道。 寇准带着寇忠,以及一众豪仆到了瑞安私塾以后,果断接手了瑞安私塾一切事务。 又大手一挥,将瑞安镇外,无数的空地,数个小山头,一并纳入到了私塾辖下。 并且依照自己的心思,将这些地方划分成了三个区域。 分别用于建造私塾、镇学、学馆。 瑞安镇上上下下,皆知道寇准的身份。 寇准要做什么,他们也不敢问,也不敢说。 只能看着寇准带着人在哪儿折腾。 寇准自己折腾了两日,觉得不过瘾。 于是乎一纸文书丢进了宫。 大意是:老夫要建立学馆,为朝廷培育良才,给点钱。 当天下午。 陈琳带着一帮子宦官,押送着好几车的金银,送到了寇准手里。 寇准手里有了钱,财大气粗的招揽张贴出了告示,招揽人手,开始营造瑞安镇学,以及学馆。 一听说寇准要办学。 朝野震动。 朝堂上的百官们不知道寇准要闹什么妖,就暗中观望着。 汴京城的百姓,则热心的涌到了瑞安镇,要帮寇准营造学馆。 他们自带干粮,分文不取,干活还特别卖力。 用他们的话说,能为圣贤出一份力,那是祖上积德的事情。 给钱? 那是看不起我! 硬给? 你在羞辱我吗?你信不信我撞死给你看! 寇忠哭笑不得的将此事告诉给寇准以后。 寇准大手一挥,让寇忠将钱财,换成了钱粮、酒肉,分发给了那些前来帮工的百姓们。 对此,百姓们倒是没有拒绝。 只是寇准明显小逊了自己圣贤的名头。 从他张贴出去告示以后,不到三日。 瑞安镇上多了十万人。 对。 十万。 全是来帮工的。 寇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吓了一跳。 赶忙亲自出面,亲自劝诫着一帮百姓们离去。 随后又请示了一封朝廷的皇榜,劝诫了一些开封府内的百姓。 如此,涌来瑞安镇的百姓们人数,才少了几分。 在庞大的财力、人力支持下。 瑞安镇学、学馆,开始同时修建。 在确保了质量的情况下,修建的速度依旧飞快。 些许读书人看到了机会,纷纷蜂拥到了瑞安镇上,表明心迹,想进寇准办的学馆读书。 寇准却没搭理他们。 而是再次张贴出了一张告示。 大意是:我,寇准,要办学。在辞仕前,担任五品以上职位的老头子们,速来。五品以下的滚蛋,老夫没闲心思搭理你们。 告示一出。 读书人们都疯了。 国子监、太学的官员们也疯了。 好家伙。 寇准这那(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