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6章 逼迫西夏人主动挑起战事的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说曹玮多数时候,占据着上风。   可辽国的兵力,越消耗越多。   大宋的兵力是越消耗越少。   随着辽皇耶律隆绪的命令不断的传达到各小部族,各小部族也相继领着兵马赶到了铜台关外。   辽国的兵力是一边消耗,一边补充,所以越来越多。   反观大宋,兵力一直在消耗,又没有补充,所以兵马越消耗越少。   曹玮和辽皇耶律隆绪一斗,便是一个多月。   数万人葬送在了铜台关下,两方也没有罢手的意思。   更没有痛痛快快的一战定胜负的意思。   消息传回了大宋,大宋上上下下,一脸愕然,没几个人知道曹玮和辽皇耶律隆绪二人在做什么。   消息传到了西北,传到了寇季耳中,寇季也是一脸懵。   寇季手握着燕云之地的战事邸报,狐疑的道:“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不就完了吗?这么推推拉拉的耗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打仗,一方面是在比拼智慧、谋略、兵马强弱,另一方面比拼的就是财力。   数十万兵马囤积在一处,每日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时间越长,消耗的越多。   更重要的是,辎重补给线越长,消耗就变得更大。   往往一个地方的粮仓吃空了,就得调遣另一个地方的粮仓内的粮食。   民夫们在押送粮食的过程中,消耗的粮食甚至比军中将士们消耗的粮食要多。   打个比方,十万石的粮食运送出汴京城,运到了铜台关,一路上民夫们可能就要吃去一半。   若是遇道了雨季,民夫们吃掉的粮食会更多。   大宋朝廷即便是国库充盈,也经不起如此消耗的。   “你以为他们不想痛痛快快的一战?不想一战定胜负?他们之所以没有痛痛快快的一战,那是因为他们不敢。”   高处恭坐在寇季下首,翻看着西北各地送过来的兵马文书,撇撇嘴说了一句。   寇季听高处恭这话,明显是知道其中的内情,自然不会放过他。   当即,寇季追着高处恭问道:“什么意思?”   高处恭坦言道:“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敢输这一场,所以都不敢擅自动手。所以只能通过消耗,只能通过比拼国力,定胜负。   以往我大宋征讨燕云,那是步步紧逼,贪功冒进者不计其数。   辽人自然能借机谋划一二,取得战事的胜利。   可此次曹玮征讨燕云,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   辽人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机。   所以只能选择跟曹玮硬碰硬。”   寇季知道了其中的关节,冷哼一声,道:“我大宋的国力,比辽国要高出数倍。辽国跟我们比拼国力,那是在找死。”   高处恭丢下了手里的文书,撇撇嘴道:“我大宋的国力是比辽国高,可能不能取胜,却不好说。”   寇季眉头一凝,看向了高处恭道:“你这话(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