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眼看着吕夷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觉得有些好笑。 刚才三个人还一脸忧心忡忡,听到自己布下了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后手以后,一个个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三个人如今对真定府外即将要爆发的战事颇有信心,赵祯也放心了不少。 他此去真定府,少则半载,多则经年,朝野上下一应事务几乎都交给了他们三个。 他们三个要是怀着一副忧愁的心思治国,怕是要出乱子。 “王爱卿,跟交趾借兵的差事,就交给你了。” 赵祯缓缓开口吩咐。 王曾躬身一礼,“喏……” 赵祯又对吕夷简和张知白吩咐道:“各地兵马是否已经抵达真定府,所需的粮草是不是也如数运送到了真定府?” 大宋兵制革新以后,大宋兵马的机动性变强了不少。 以前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运送到了地方以后,主帅才会率领兵马抵达战场。 如今不同,在主帅没有到达战场之前,兵马和粮草会率先赶到战场,军中将军会按照朝廷分配的战场,布下抵御敌人的阵型。 主帅到了以后,再根据战场的情况重新排兵布阵。 如此做的好处便是,一旦遭受到了入侵的战事,朝廷的反应快慢,并不影响前方将士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以往,发生了入侵的战事,奏报到了朝廷,朝廷反应过来,调遣兵马赶到战场的时候,敌人已经夺下了数城。 如今不同,一旦发生了入侵的战事,边陲作战的禁军会立马坚壁清野,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随后而来的将士会徐徐加入到其中。 敌人想要趁机攻城掠地,根本不可能。 敌人想要从大宋掠地,只能跟大宋硬碰硬。 断绝了一些奇袭、偷袭的可能。 吕夷简拱手道:“回禀官家,李昭亮来报,四支禁军,八支地方兵,已经尽数抵达真定府战场。真定府附近八府常平仓的粮食,也尽数运送到了雁门关和铜台关两处。 如今李昭亮率兵坐镇铜台关,王凯率兵坐镇在雁门关,其他的兵马陈兵在边陲,严阵以待。” 赵祯缓缓点头,“朕也该准备准备,准备前往真定府了。” 吕夷简三人听到此话,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三人是不赞成赵祯上战场的。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刚要开口。 赵祯就淡淡的道:“有些话,三位爱卿就不要说了。朕意已决,无人可以更改。” 吕夷简三人一脸苦涩。 赵祯继续道:“朕随后会传令天武军和捧日军,明日拔营出征。朕走之前,会留下一道旨意给陈琳。朕走之后,陈琳会代替朕宣了那一道旨意。 朕在真定府期间,谁监国,谁辅政,上面都有写。” 吕夷简三人对视了一眼,苦着脸低下头,齐齐应允了一声。 赵祯在他们应允过后,继续道:“朕此次北上,是为了打仗,不是为(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