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等人一直喝到了入夜,一个个毫无形象的瘫倒在了软毯上睡下。 寇季和刘亨二人,带着他们的学生,将他们分别扶到了房里睡下。 安顿好了醉的不省人事的老倌以后。 寇季和刘亨二人就到了老倌们编撰史册的地方,观看起了他们编撰的史册。 寇季仔细阅读了一番,发现老倌们编撰的史册,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在华夏史上,几乎是做到了尽善尽美,他们通过各个典籍,考中了史册中的所有事情,还派人去中原走访,完善整个史册。 华夏史中,不仅囊括了中原史,也囊括了辽国、西夏、高丽、倭国、大理、交趾等等。 依照老倌们的观点,如今这些地方都归华夏所有,那么它们就应该是华夏的一部分,在它们上面发生的历史,就属于华夏史的一部分。 老倌们不偏不倚,将各种优缺点全部录入其上。 寇季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祖父寇准可是一个有地域歧视的人。 他能不偏不倚的编撰华夏史,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世界史方面,有点粗糙。 老倌们没办法走访世界,也没办法去求证书籍中记载的那些历史。 所以只能照着大食书籍中的一些史料照搬。 老倌们在世界史方面,唯一做出的贡献就是依照新订的历法,将西方的纪年体系重新排列了一番。 一切以华夏为中心,一切以始皇帝嬴政登基为点。 寇季觉得,这就足够了。 一群老倌虽然不敢说完全记录了世界史,但他们却成为了世界史的奠基人。 后世的著史者,只需要不断的往进填充,或者纠正其中一些西方史料中的错误,就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第一条世界性的规则,从老倌们手里诞生了。 寇季在大书房里翻看了一夜的世界史。 天明以后,就找到了苏醒的寇准,提出要印刷、传播世界史。 寇准大方的答应了。 书著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又不是为了专门藏起来。 寇季着急了一大群的匠人,开始印刷起了世界史。 世界史很厚,加起来足足有两百万言。 匠人们细细计算了一下,足足需要印刷三十多册,才能将其印刷完。 寇季那会在乎这个,就一个字‘印’。 又不差钱。 再说了,这东西就是宝贝。 寇季就算用金叶雕刻,也能卖回本。 寇季一边让匠人们印刷,一边让人出去宣扬,说庆国著出了重宝,只发卖十套,仅用于珍藏。 于是乎,一群嗅到了血的鲨鱼扑了过来。 除了刘亨近水楼台先订了一套外,赵祯是第一个派人到庆国的。 赵祯在派遣陈琳了解了情况以后,写了一封千言长序,送了过来,并且愿意用等重的黄金求购此书。 寇季和寇准祖孙,对赵祯的长序嗤之以鼻。 但是其他的那些大儒,却喜欢捧赵祯的臭脚。 寇准和寇季(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