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明白……” 寇季对李迪拱手说道。 李迪点点头,长吁短叹的离开了北城门处。 李迪离开以后,先后又有两批流民被送到了北城门出,寇季依照了之前的法子,从中挑选出了一些有威望的乡老、族老,约束他们。 配合着寇季、刘亨、曹佾三人从衙门里带来的衙役,把流民安置之所,管理的井井有条。 傍晚的时候。 寇季亲自掌勺,给流民们分派了粥食。 流民吃过了东西以后,各自回到帐篷里睡下了。 由于没有被褥、床榻等东西,所以帐篷里皆铺满了白天的时候,妇人们割回来的干草。 流民们整个身躯躺进干草里,虽然谈不上有多暖和,但也不会冷,更不会因此冻死。 对他们而言,有帐篷、有干草,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在来汴京城的路上,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能有一口饱饭吃。 根本没敢想,朝廷还会给他们地方住。 流民们劳累了一天睡着了,寇季却没睡,反而带着府上的匠人、工部的文书官、流民们推举出来的乡老族老,在检查白天的劳动成果,以及为明日迎接流民做准备。 妇人们白天收割了一天的干草,捡了一天的枯枝、涝柴,在瑞圣园门口,堆了十几堆。 这些劳动出身的妇人们,真的很勤快。 寇季还担忧她们偷懒,消极怠工。 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打消了寇季心中的担忧。 青壮男子的劳动成果也不小。 在匠人们带领下,他们在寇季规划出来的地方,清理了淤泥,深挖了根基,并且夯土成墙,已经有了一些雏形。 相信再过几日,土墙会被打结实,到时候只要给盖上屋顶,一间间的屋舍就能落成。 寇季带着众人巡视了一圈后,回到了妇人们晾晒衣服的地方。 刘亨在空地上点燃了一堆篝火,一行人坐在了粗壮的枯木上,一边围着篝火烤火,一边说着话。 刘亨手持着一根干柴,拨动着篝火,道:“短短一日,涌入汴京城的灾民,就隐隐超过万人。此后几日,只怕灾民会越来越多。 据我洒出去的探子们回来禀告,大批的灾民还在后头。 数量最多的一批,是从南面来的,大致有五万多人。” 寇季伸出双手,搭在篝火旁边,一边烘烤,一边皱眉道:“五万多人?数量如此庞大?” 刘亨点点头,“比起小王乡、李王乡的灾民,那些灾民是真的一无所有。” 寇季听到这话,眉头皱的更深了。 刘亨又道:“而且灾民的数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朝廷预估的数字。” 寇季眉头一挑,沉声道:“超过了十六万了?” 刘亨重重的点头,小声的提醒道:“等到灾民全到了以后,那些帐篷根本住不下,新营造的屋舍就算落成,也很潮湿,根本没办法让灾民们居住。 你得想办法再弄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