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官家,臣还有要事,就先行告退了。” 寇季拱了拱手,在陈琳吃人的目光中,退出偏殿。 赵祯抬起手,想要挽留,却见寇季迈着大步子出了偏殿,丝毫没有多留的意思,就只能缓缓收回手。 目光落在了陈琳身上,赵祯迟疑道:“朕果然错了吗?” 陈琳抱着拂尘,认真的道:“官家没有错,错在奴婢,错在寇季,跟官家无关。” 赵祯失声一笑,指着陈琳道:“你就会哄朕开心。” 陈琳神情认真的道:“奴婢所言,句句发自肺腑。” 赵祯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 寇季出了偏殿,一路垂着脑袋,出了东华门。 到了东华门外,才长出了一口气。 刚才在偏殿里的时候,寇季看着轻松,其实心里很沉重。 赵祯今日一番无心的试探,看似是玩笑之举,却让寇季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感觉。 赵祯是谁? 当今官家。 真龙天子。 而他寇季,只是赵祯的臣子。 赵祯年幼的时候,他跟赵祯称兄道弟的也没什么。 因为那个时候的赵祯好哄、好骗。 纵然他做了什么对不起赵祯的事情,赵祯也不会计较。 可如今赵祯明显已经长大,心智在逐渐的成熟。 已经开始学习起了帝王之术。 并且已经逐渐的开始应用起来。 那么寇季就有必要考虑一下,以后对待赵祯的态度。 以后在公开场合,私底下,必须用两种态度,对待赵祯。 就像是他对待自己的祖父寇准一样。 在朝堂上的时候,寇准是太师、是总摄国政,他在面对寇准的时候,不能以孙儿的身份面对,而是必须用下官的身份。 在府上,或者在私底下的时候,他在面对寇准的时候,就必须用孙儿的身份,而非下官。 分清公私,这是为官一个必经的过程。 也是每个官员必修的课程。 寇季如今走到了这一步,就必须学会分清楚。 回到了府上,寇季换下了官服,洗漱了一番以后,就歇下了。 此后几日。 汴京城里风平浪静。 枢密院在接到了寇准的手书以后,立马出具的调兵文书,让人快马加鞭送到保州。 虎字军从保州到汴京城,还需要一段时日。 能赶在年节之前,到达汴京城,需要全速行军。 兵马调度,不仅仅是单纯的兵马调动。 一应的军需,也需要跟着一起调动。 虎字军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军需却有些庞大,要跟着虎字军一起调动的话,需要好些时日。 在虎字军没有到达汴京城之前,寇季只需要静静的炼钢即可。 寇季谋划少府监、将作监的权力,需要借助虎字军。 寇季没有出门,有人却找上了门。 刘亨耷拉着脑袋走进寇府的时候,寇季一脸意外。 迎着刘亨到了寇府偏厅以后,寇季狐疑的打量着有些黯然伤神的刘亨,“你怎么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