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望着祭台上那孤立的身影,缓缓跪服在地。 太庙祭祖,满朝文武是需要跪服的,谁也不例外。 赵祯一个人站着。 要多霸气有多霸气。 待满朝文武跪服叩拜以后。 赵祯再次开口,“自朕继位以来,夙兴夜寐,勤勤恳恳,在诸位爱卿的辅佐下,征西域、灭西夏、定大理、复燕云、扫辽国、覆高丽。 而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我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朕当犒赏功臣,表彰其功。” 赵祯说完这话,目光在满朝文武脸上扫了一圈,喝道:“宣旨!” 陈琳领着一众小宦官,捧着一卷卷黄卷,迈着小碎步出现在了祭台下。 陈琳在向天地一礼,向赵祯一礼后,才拿起了一卷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 “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上前受封!” 寇季对天地一礼,对赵氏祖宗所在的地方一礼,对赵祯一礼,缓缓上前。 陈琳在寇季上前以后,展开了圣旨,宣读道:“诏曰……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自出仕以来,为我大宋屡建奇功,斗奸邪、平叛乱、复失地、开疆土,功勋卓著…… 赐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三…… 赐王爵一等,号韩…… 赐封韩地……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镇韩地……” 赵祯册封寇季的诏书很讲究,寇季功劳虽然高,称之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功,也不为过。 但是赵祯再赐寇季入昭勋崇德阁的时候,只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因为文臣第一位是寇季的祖父。 寇季身为人孙,在挂像的地方,不可能挂在寇准之前。 武臣第一位是高怀德。 那是太祖太宗两朝公认的开国第一功。 赵祯将寇季列在高怀德之上,容易被人说闲话。 所以赵祯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至于韩地,并非是战国时期的韩国旧地。 而是高丽。 在东汉的时候,中原便称呼高丽为韩地。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 所以赵祯诏书中此封的韩地,便是高丽。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王爵一等。 王爵一等那可是亲王爵。 亲王爵是王爵最高的一等。 其次是嗣王。 再次是郡王。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宋只有皇族,并且皇族中极少数人,才有资格获得亲王爵。 异姓获封亲王的,一个也没有。 不仅活着的异姓没有,死了的异姓也没有。 满朝文武在听到了赵祯封了寇季为亲王的时候,无一不惊。 即便是寇季自己,也十分震惊。 一则是赵祯居然给了他一个亲王。 二则是赵祯居然将王爵封到了他头上,而不是寇天赐。 寇季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大致明白了赵祯的心思。 赵祯应该是想先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