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不如人,却强行解题,自不量力。疯了也是咎由自取,与旁人无关。” 李迪冷冷的说了一句。 “左右,拿下他,押到鼓厅看押,待到秋闱科考结束以后,送往开封府看管。” 李迪吩咐了一声,不再搭理考场中疯了的学子。 衙役们上前,拿着疯了的学子到了鼓厅看押,回头会送往开封府,至于他们到了开封府以后,会如何被处置,李迪没有多言。 开封府知府薛田会妥善处理。 那些偷听李迪说话的学子们,一脸愕然。 他们细思了一下李迪的话,才发觉。 貌似这一次的秋闱科考,不仅在考验他们学问,还在考验他们心性。 一些认真作答的学子们,以及写满了试题的学子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些提早放弃了的学子们,一脸懊悔。 试题虽然难,可那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不是针对一两个人。 能全部答对的人,必然少之又少。 而秋闱科考录取的名额却有一定的限制。 能答对全部考题的人,显然占不了全部名额。 那么心性的考验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剩下的那些名额,必然分配给那些心性不错的学子。 此后两天两夜。 李迪、寇季、薛田三人,三班倒,开始巡视考场。 其间又有三位学子被逼疯。 两日后。 学子们纷纷交卷。 李迪三人点起了学子们的考卷以后,开了贡院门户,放了学子们离开贡院。 随着学子们离开贡院,此次秋闱科考的变态试题,也相继传遍了汴京城。 汴京城一瞬间轰动了。 数百位学子齐齐放弃科考,四位学子被逼疯。 如此变态的试题,自然要一睹为快。 然而,汴京城里的轰动,跟贡院里的李迪三人无关。 在学子们离开了贡院以后,贡院的门户再次被封锁。 李迪、寇季、薛田三人,在贡院里的后堂内开始阅卷。 宋初期,投献、请托成风,为了避免这个弊端,先帝在位的时候采用了糊名制。 虽说至今朝堂上依旧有一些官员不赞成糊名制,但自从先帝采用了糊名制以后,一直保留至今。 所以当卷子落在寇季手里的时候,就变成了一边厚、一边薄。 厚的一边,有糊名封条。 当然了,糊名不糊名,其实寇季并不在意。 反正他也没接到别人投献、请托。 阅卷的方式其实没有寇季想的那么简单,反而十分复杂。 首先是初次筛选。 罢落那些不堪入目的卷子。 审阅的官员不止是寇季一人,还有不少开封府的属官。 每罢落,或者取中一张卷子,都要在上面给出评判,并且用印。 由于寇季出的题目比较难,又有很多学子自愿放弃了科考,所以初次筛选的过程非常快。 初选过后,又进行了第二轮筛选。 第二轮筛选就远比第一轮筛选要严格。 共有十(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