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百姓有何要事,需要你这位已经静养在府上的老官宦出面?为何我身为参知政事?” 李迪不信马元方的话,盯着马元方,步步紧逼的追问。 马元方却没有回答李迪的问题,而是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喃喃道:“说起来,此事跟寇工部也有些关系。” 寇季拱了拱手,腼腆的笑道:“晚辈为官时日尚浅,可没做过什么跟天下百姓有关的事。” 李迪不知道马元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他把话题扯到了寇季身上,也就不再咄咄逼人。 李迪跟马元方交情不深,也没有深交的打算,所以可以不在乎马元方。 但寇季是他看好的后辈,必须维护。 马元方听到了寇季的话,嘴角含着笑意,摇头道:“你不必谦虚,你为官时日不长,可却做了不少为百姓的好事。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你工部推行出去的新的犁具,利国利民,特别是让一字交子铺出租新犁具的壮举,更是活人无数。” 顿了顿,马元方叹息道:“朝堂上那些朝臣,多是官宦世家、豪门大户出身,能了解民间疾苦的人,少之又少。 老夫跟他们不同,更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到民间走走。 特别是老夫这些年修养在府上的时候,就更喜欢在民间走走,陪着那些百姓,聊一聊家常。” 马元方看向寇季道:“在你工部的新的犁具没有推行之前,没有让一字交子铺出租新的犁具之前,老夫走在田间地头,看到的多是那些辛勤的百姓们在劳作。 有牛有犁的百姓,终究是少数人。 更多的百姓是靠着自己的力气去翻地。 巴掌宽的镢头,刨一天,也只不过刨六分地而已。 全家上阵,一天才能刨完一亩地。 那种辛劳,老夫切身体会过。” 李迪听到了马元方的话,沉默的低下头。 马元方说到的辛劳,他也体会过。 小时候他也帮着家里的人,在田间用镢头刨过地。 大宋牛的数量,是有限的。 还不足以让每一户,都有一头牛驱使。 那些有牛的人家,不是富户,就是地主,要么就是豪门大族。 贫寒的百姓,勉强活下去,尚且困难。 更何况买牛。 所以大多数贫寒百姓,在耕田的时候,皆使用的是自己的一膀子力气。 去人家富户手里租牛? 人家未必肯答应。 农忙的时候,牛可比人珍贵。 人家怎么可能为了那三五文的钱,把牛租出去给别人驱使? 豪门大族就更不用说。 他们手里的牛,恐怕连自己家里的地都更不完,有哪有闲暇去帮别人。 民间倒是也有专门租耕牛、犁具的。 只是价钱却不低。 往往需要数十文钱。 那些贫寒的百姓们,为了省下数十文钱,情愿用自己的双手去刨地。 马元方盯着寇季,继续道:“你工部推行了新的犁具以后,那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