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处置慕、钱、孟三家的风声,很快便传了出去。 三家下场不一,有被杀的,也有流放的,还有被贬为庶民的。 许多人在得到了风声以后,大致也猜到了是谁下的命令。 慕、钱、孟三家,此次引起的风波不小。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明里暗里,几乎都出手了。 内廷的两位若是想处置他们的话,除了一口气全部诛灭以外,不会再有其他。 因为唯有一口气全部诛灭,才能让慕、钱、孟三家引起的风波快速的平息下去。 朝野上下,唯有一人,能在如此乱局下,给三家不同的处置。 那便是赵祯。 赵祯下了命令,给三家盖棺定论,那些正对三家喊打喊杀的文武大臣,纷纷偃旗息鼓。 刑部领头,同大理寺、开封府衙门、巡检司,一起查处了慕、钱、孟三家的产业,同时将三家的人,尽数抓入到了大牢中。 同时,逮捕三家其他人的文书,也由八百里加急,迅速的送往了各地。 各地的府衙,在拿到了朝廷的文书以后,会尽快清理出三家在各地的产业,抓捕三家在各地的人手,然后一起送到汴京城。 曾经在大宋朝内,赫赫有名的三大商家,自此便成了过去式。 豪门大户被查抄,并没有在大宋朝掀起太大的波澜,除了一些同样的豪门大户,有唇亡齿寒的感觉外,普通的贫民百姓,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查处慕、钱、孟三家的事情,下面人在做。 赵祯、寇季、王曾、吕夷简四人不需要赤膊上阵。 他们四人从资事堂,移到了延福宫。 吃了一顿简单的膳食以后。 六部尚书中的其他四人,以及枢密院的正副使,到了宫内。 赵祯带着寇季、王曾、吕夷简三人,在其他六人瞩目下,进入到了延福宫内的正殿。 简单的施礼过后。 其他六人略微有些错愕。 内廷、枢密院、六部的主官,几乎全到了,独缺一人。 张士逊。 赵祯将他们全部招来,必然是有一件足以影响大宋的大事要谈。 可赵祯却将张士逊排除在外。 赵祯对张士逊的不满,表达的如此明显。 他们六个人感受的清清楚楚。 六个人中,没有一个人帮张士逊说话的。 也没有一个人为张士逊鸣不平的。 张士逊跟他们是平级,甚至比起枢密院正副使,还有些不如。 他们不需要巴结张士逊。 赵祯如此明显的不待见张士逊,对他们而言,非但不是一个坏消息,反而还是一个好消息。 朝中真正能掌大权的,就那么几个位置。 朝中真正能参与到朝中大事决策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位置。 一个萝卜一个坑。 张士逊倒下了,非但不会影响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反而还会腾出位置,让他们为他们自己人,争夺。 所以,从他们六人进殿,到赵祯开口,都没有(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