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白感叹了一句,回府了。 回到了后院以后,找到了正在缝补的老妻,要了一些淡红的花粉。 显然,寇季那一句‘苛待自己的话’,张知白听进了心里,有意掩饰一下脸上的菜色。 他倒是不在乎脸上有菜色,可他如今知礼部,在很多场合中,代表的可是朝廷的颜面。 他不在乎颜面,但不能不维护朝廷的颜面。 寇季出了张府以后,感慨良多。 以前的时候,他总觉得大宋朝堂上,净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一个个吃的肚满肠肥,每天不思为民做事,只想着如何搜刮民脂民膏。 直到今日。 他听到了李迪的心声,见到了张知白的作为以后,才明白,大宋朝堂上有好官。 他们各自,为了各自的目的在坚持。 只是贪官污吏太多,他们的力量显得有些单薄而已。 单薄到朝堂上没有多少他们的身影。 寇季见识了张知白的清廉以后,到了张士逊府上,见到了张士逊府上的奢华以后,就没有多待的心思。 陪着张士逊闲聊了两句,放下了请帖以后,借故告此。 寇季不愿意跟此人深交。 此人为政倒还好,只是不修私德,入宫理政的时候,总喜欢带着女人一起去。 寇季无此嗜好,也不愿意沾染上此嗜好。 辞别了张士逊以后,寇季又去了李府,见了李昭亮。 李昭亮差遣府上了管事,备了一份厚礼,让寇季带回去,却没有答应参加七日后文昌学馆的开馆仪式。 寇季也没有强求。 邀请李昭亮,只是一个礼数。 一个文人齐聚的仪式,李昭亮去有些不合适。 一旦去了,说不定还会被一些嘴痒的人盯上,羞辱他一番。 离开了李府,寇季又相继去了曹府、高府、石府、潘府等几大将门府邸。 皆得了一份厚礼。 显然,他们皆不打算参加文昌学馆的开馆仪式。 寇季回府以后,怀着一些心思,进了正堂。 正在正堂内等消息的寇准见此,疑问道:“官家拒绝了你的提议?” 寇季一愣,笑着摇头,“官家答应了让一字交子铺暗中资助文昌学馆。” 寇准皱眉道:“资助学馆,乃是一件光明正大的好事,为何要偷偷摸摸的?” 寇季笑着将赵祯的顾虑,跟寇准讲了一番。 寇准啐了一口,气哼哼的道:“老夫不做那偷鸡摸狗的事情,派人去告诉李迪,他要是不怕以后满朝文臣,皆是我寇府门人的话,尽管阻止。”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您这算是戳中的李公的软肋了。” 寇准翻了个白眼,哼哼道:“他以为老夫不在朝堂上,就奈何不了他了?” 寇季替李迪辩解道:“李公应该没这种心思,他也是看国库空虚,才不得不如此。” 寇准瞪起眼,“老夫就是知道他一片赤心,才没有为难他。不然,老夫早就跑到垂拱殿上去,(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