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寇季和赵祯将从大理得到的铜矿一口气放出去。 物价会瞬间暴涨,百姓们一定会苦不堪言。 寇季和赵祯一直压着不放,就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 赵祯跟着寇季笑了一声,“朕看着他们,也像是井底之蛙,一字交子铺的存钱,多到超出的他们的想象。 朕的内库,朝廷的封桩库,还有器械作坊的仓库,存放在着数量庞大的铜锭。 大理和交趾两地的罪民,在大理日夜不歇的开采铜矿,江边的炼铜坊从没有熄火。 朕的内库已经塞满了,铜锭还在源源不断的往汴京城运。 我大宋现在掌控的钱财,超过了历朝历代。 一群跳蚤,聚在一起,想借着手里那点微不足道的金银,将我大宋的铜钱收购一空。 还真是痴心妄想。 朕不去找他们麻烦,已经算是仁义了,他们居然还敢找朕的麻烦。 朕想给他们一个教训,却一直拿不定主意,还需要四哥解惑。” 寇季坐在赵祯身旁,做思量状,“收拾他们,轻而易举。但收拾了他们以后,他们一定想方设法将危害转嫁到百姓身上。 到头来还是百姓吃苦。” 赵祯眉头一锁,“难道就任由他们欺负朕?” 寇季沉吟着没有开口。 收拾那些在背后捣鬼的豪门大户很容易,只要顺势放出去大量铜币,借此榨干他们手里的金银,让他们的铜钱砸在手里即可。 再狠一点,可以顺势推出金币和银币,制定相对的兑换体系,将他们手里的铜币变得不值钱。 他们的财产会大幅度缩水。 但相对的,百姓们手里的财产,也会跟着大幅度缩水。 最终朝廷会借此丰收一波。 豪门大户会哀嚎连连,百姓们会苦不堪言。 朝廷现在需要收拾的是豪门大户,而不是百姓。 赵祯见寇季陷入到了沉默,忍不住开口,“四哥觉得不妥?” 寇季感叹道:“豪门大户,收拾多少,臣都不会心疼。敢趁机占朝廷的便宜,就要做好被朝廷收拾的准备。 但若是下手过狠,最终百姓们会跟着受牵连。 今岁我大宋收拢了不少物资交给了交趾郡王。 民间物资其实十分短缺。 一旦我们下狠手,民间的物价会成倍数蜂拥。 到时候百姓会更惨。”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沉吟着道:“四哥是想让朕忍一忍?” 寇季建议道:“先小惩一番,看看他们会不会收手。” 赵祯盯着寇季,静等下文。 寇季徐徐道:“下令一字交子铺停发十贯以上的交子。他们既然喜欢铜钱,那就让他们拿着铜钱交易吧。 顺便可以让范仲淹告诉各地的税务司,让他们从现在起,只收铜钱。” 赵祯静静的分析了寇季的话以后,对寇季道:“四哥,一字交子铺停发十贯以上的交子的话,确实能惩治一番那些豪门大户。 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