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出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祖太宗两朝,对百姓们很仁慈,很优厚。   往往民间有什么呼声出现,太祖太宗就会立马顺应民心,对朝政做出调整。   真宗赵恒继位以后,处理民间呼声的时候,经常效法太祖太宗的做法。   因此,汴京城里的百姓们发出呼声,朝廷一直都很重视。   此番百姓们堵着官员们的府邸,闹着要让官员们诛妖后,官员们也很重视此事。   他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为罢免刘娥而奔走。   他们也不时的聚在一起,向内庭上书,甚至还在朝堂之上屡屡谏言。   然而,刘娥正在为先帝守灵,他们呼声再大,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只要刘娥不离开大庆殿,不出现在垂拱殿,百官们弹劾她的奏折入了内庭就石沉大海。   以刘娥今时今日的地位,百官们除了弹劾她,让她自请消除后位外,没有其他办法。   除非他们能效法周怀正,再来一场叛乱。   但此前周怀正叛乱,为朝廷敲响了一道警钟,寇准在总摄国政以后,对汴京城里的布防,重新做出了部署。   并且调任了心腹朱能,担任皇城的守卫大将军。   朱能可是身经百战的悍将,远不是之前守皇城的那些将军能比的。   有朱能守卫皇城,别说引五万兵马来攻,就算再多五万,朱能依然能守住。   他在西北边陲打了多年仗,最擅长的就是防御战。   百官们弹劾刘娥无用,想效法周怀正也不能。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消停,反而奔走的更欢腾。   他们不仅自己上书弹劾刘娥,还往京城外寄信,拉着京城外那些担任地方大员的同窗至交,一起弹劾刘娥。   一时间,百官们聚成了一道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拍向刘娥。   只等刘娥为先帝守灵结束以后,那最大的浪潮,就会汹涌的拍向她。   时间一晃。   四十九日已过。   大庆殿内。   刘娥看着内侍宦官们帮赵恒换上了新的帝王棺椁,在瞻仰了赵恒冷冰冰的遗容以后,刘娥让人闭合了棺材盖,引领着赵祯、寇季等人,向赵恒的棺椁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施礼过后,刘娥带着赵祯往殿外走去。   走到了殿门口的时候,她的脚步有些迟疑。   她站在殿门口,愣了许久,最后还是在杨妃提醒下,才缓缓的跨过了大庆殿的门槛。   寇季在她身后,目睹了她在殿门口迟疑的一幕。   他大概能猜到刘娥为何会迟疑。   刘娥在大庆殿内,躲清静躲了四十九日。   从夏末,一直躲到了深秋。   如今終于躲不下去了,她要出去面对百官们为她准备了四十九日的惊涛骇浪。   寇季等刘娥等人走后,回身对着赵恒的棺椁拱手一礼,然后退出了大庆殿。   出了殿门,寇季深深了吸了一口气。   在殿内待了四十九日,前七日寇季还敢大口呼吸,到了第八日的时候,寇季就不敢大口呼吸了(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