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蔡齐是一个很懂得变通的人。 他并没有迂腐的觉得,从交趾府出仕,会若了自己儿孙的名头。 反而为了交趾,将身边的资源果断了利用了起来。 寇季笑着道:“你得庆幸,你治下交趾没有罪籍。反而都是我大宋百姓。所以治理起来远比李公他们治理的地方要容易。” 没有罪籍,就说明没有其他国朝的俘虏。 纯粹是的大宋百姓,用纯粹是大宋律法管束,自然容易。 蔡齐在下达政令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做太多解释。 需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只需要张贴出去公文,派人将公文念给百姓们听,百姓们就会明白。 他不用担心有百姓不堪重负造反,也不用担心有百姓会因为身份不同,闹出什么乱子。 他只需要在交趾树立起大宋的规矩就行。 只要交趾的教化跟上,交趾很快就会成为大宋所有人心里不可分割的领土。 就像是燕云十六州。 落在辽人手里几十年,大宋上下所有人都心心念念。 可河西等地落在西域手里时间更长,大宋却没有几个人心心念念。 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文化。 燕云十六州落在辽人手里数十年,辽人不仅没有改变燕云十六州的文化,反而被燕云十六州影响,逐步汉化。 河西落在西域人手里,瞬间就被西域文化所充斥。 像是此前占据河西的沙、甘势力。 曹玮在李立遵入侵大宋的时候暴捶过,大宋要收复他们,轻而易举。 可大宋并没有在他们身上费心费力。 反而将所有精力放在了燕云十六州。 除了地域贫富的差异外,更多的是文化问题。 蔡齐听到了寇季的话,哈哈大笑,“所以我很有可能领先李迪一步,将交趾彻底融入到我大宋?” 寇季沉吟了一下,笑着道:“不太好说。因为李公在河西多年,下了不少苦功。听说发掘出了两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仅由十三四岁,就能将经书倒背如流。 此前曾经写信向我祖父讨要了两个文昌学馆的名额。 明年或许就会出现在文昌学馆内学习。 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参加科举。 他们可是土生土长的河西人。 你让儿孙参加科举,可是有些取巧。 所以胜过李公,难。 但是胜过王公、张公、还有吕夷简,很有可能。” 蔡齐闻言,感慨着道:“听你这话,李迪是真的发现了不错的苗子。不然他不可能找你祖父讨要文昌学馆的名额。 看来我想比过李迪,恐怕不可能了。 但是比王随、张知白、吕夷简,也不错。 我任宰时间虽然没他们长,但我自认不输给他们任何一个人。” 蔡齐说完此话,缓缓起身,拱手道:“寇相,山高水长,后会有期。他日我交趾学子入京,还望你辐照一二。 你给的书,让我受益匪浅。 我身无长物,(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