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听到刘娥这话,心头狂跳。 一旁随着寇准而来的葛怀敏,听到这话,差点没惊叫出来。 寇准从刘娥话里听出不对劲,他咬牙切齿的逼问刘娥,“李昭亮率领的十五万兵马,到底在何处?” 刘娥闭口不答。 寇准、葛怀敏心里,都有不好的预感。 寇准刚准备继续发问。 就听刘娥开口道:“若折惟忠、种世衡抵挡不了西夏兵马,朝廷可派遣二路兵马前去支援。” 寇准想追着刘娥刨根问底,葛怀敏却在一旁急声道:“朝廷要派遣二路兵马的话,需要尽快。臣怕迟了,折种二人,以及他们麾下的兵马会折在灵州河畔。” 寇准咬了咬牙,盯着刘娥,质问道:“太后还是不肯相告李昭亮的去向吗?” 刘娥瞥了寇准一眼,淡然道:“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们离了汴京城,他们的动向,哀家也不可能了如指掌。 连哀家都不知道他们在何处,如何告诉你们?” 刘娥明显在说谎,可寇准还顾及着折种二人的性命,没有跟刘娥深究此事。 当即,他命人敲响了皇城上的钟,召集百官,就此事议论了一番。 最后决议,着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处恭,率领十万兵马,赶赴灵州河畔,驰援折种二人。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寇准着户部尚书李迪为监军,随同高处恭一起出征。 随着高处恭领兵出征。 热闹了数月的汴京城百姓,像是在热火上被泼了一盆凉水,开始变得不温不火,甚至还有些逐渐熄灭的趋势。 人总是更容易接受大喜,却不愿意接受大悲。 在这一场沉甸甸的大悲,酗酒的人自然变得多了起来。 寇准还没有回府,喝的烂醉如泥的王曾,踉踉跄跄的闯进了寇府。 寇忠正在一间不起眼的房里调教张元,听到门子来报,说王曾喝的烂醉如泥闯进了府邸,赶忙扔下了张元,去见王曾。 寇忠见到王曾的时候,王曾正在寇府偏厅步履踉跄的踱步,他嘴上念念有词的低声喝骂。 寇忠走到了偏厅门口,听到了那么一两句,吓了一跳,赶忙让人封锁了偏厅的门户,着急忙慌的去匠人所在的院子里找寇季。 自从寇季得知了李元昊在定州大败耶律隆绪以后,就一头扎进了府上的匠人所在的院子里,再也没出来。 寇忠见到寇季的时候,寇季正蹲坐在地上,望着一堆圆溜溜的铁块发呆。 他三步并作两步,凑上前,急吼吼的道:“小少爷,不得了了。” 寇季正在思考问题,突然被人打扰了,有些不悦,他皱眉道:“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别来打扰我。” 从寇季入了匠人所在的院子,披上了匠人们打铁的围裙以后,他就变得跟以往不同。 以往的寇季,纵然不是温文儒雅,那也是一个很少有脾气的人。 可入了匠人所在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