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回府的第二日。 向敏中的奏折就递到了内庭。 他已经算是辞仕在家了,所以他的奏折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作用。 顶多算是给朝廷一个建议。 内庭三宰,拿到了向敏中奏折以后。 每个人都埋怨了寇季一句,然后果断采纳了向敏中的建议,将朝廷邸报的印刷,交给了寇季。 他们三个人又不傻,自然知道向敏中向内庭递奏折,是在帮寇季说话。 寇季拿到了内庭批复的文书以后,当即回到了工部,召集了工部上上下下的属官。 他下令工部郎中主持工部印刷作坊的营造。 同时下令工部的其他两位主事,协同毕昇,带领着工部的吏卒,一起准备活字印刷术所用的东西。 寇府倒是有活字印刷术所用的全套的东西。 但是寇季没必要把寇府的东西搬到工部来。 私器公用,倒是没有什么规矩要遵守。 但是用寇府的东西帮朝廷做事,只会便宜了那些向户部、三司呈报公费的贪官污吏。 用朝廷的钱做事,寇季一点儿也不心疼。 在他的提醒下,毕昇舍弃了胶泥,直接采用铅来铸造印刷用印。 核算了一下所需的费用以后,直接呈报到了三司、户部。 三司、户部,根本没有为难寇季,三天时间,寇季所需要的费用就相继送到了工部。 在公费送到了工部以后,寇季就盯着工部的属官们开始做事。 工部的属官们在寇季盯梢下,不敢偷懒,日夜忙碌着。 他们都知道,寇季是一个狠人。 凡事他去过的衙门,总会有一些官员会倒霉。 他们可不想成为下一批。 在工部属官和小吏们日夜忙碌下,工部的印刷作坊很快就落成了。 由于印刷作坊的公房是现有的,所以不需要费力再去营造一个房子出来。 作坊落成以后,寇季就从朝廷接过了印刷邸报的工作。 在寇季的建议下,工部印刷作坊印刷出的第一份邸报,就是推广活字印刷术。 寇季并没有在印刷的邸报上做什么手脚,甚至还遵循着之前朝廷印刷邸报的规矩。 他只是在邸报沆多添了几个字。 ‘毕氏活字印刷术,由工部创出’。 没有人知道寇季添上这几个字的用意,也没有人阻止他。 品牌效应,商人可能懂一些。 朝中一些家中经商的官员也懂一些。 但他们不认为有人会把这一点用到朝廷上。 更不会认为,有人会借此在朝廷谋划一些什么。 邸报印刷好以后,就通过了朝廷的驿站,下发了下去。 毕氏活字印刷术,也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大宋。 工部这两个字,也会多次被朝野内外的百姓提及。 毕氏活字印刷术的邸报发出去以后。 寇季又在工部坐镇了几日,处理了一些在工部忙碌的时候,偷奸耍滑的官员,小吏。 等到工部印刷邸报的工作稳(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