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日。 寇季就奔波于城外安置流民的营地,以及城内的交子铺。 城外安置流民的营地里营造的作坊,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的修建。 城内的交子铺里的开张事宜,也在快速的筹备。 …… 十一月二十二。 小寒。 凌冽的寒风,吹过了汴京城。 汴京城街道上的行人,一个个紧紧的拽紧衣领、衣袖,在街道上奔波。 摆摊的小商小贩们,双手捅在了袖口里,吐着白白的雾气,在大声的吆喝。 偶尔有一两个行人驻足在他们小摊前,小商小贩们必然热情的招待行人坐下,送上一碗热汤,又或者一碗热馄饨。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 行人们纷纷避让。 一队骑兵呼啸而过。 行人们纷纷身上脖子驻足观看,看了许久,没有瞧见有什么下文,一个个纷纷指着骑兵们远去的背影低声喝骂。 他们原以为有什么热闹可以瞧,可看了许久也没等到他们期盼的热闹。 于是三五成群的凑在馄饨摊前,又或者汤饼摊前,开始分享他们从别处听来的豪门大户的秘闻。 那个财主家里的小妾偷了人,被财主逮住以后,乱棍打死了。 那个官员去押妓,被御史当场撞破,奏上了朝堂。 诸如此类,多不胜数。 有真有假,有假有真。 无人去探寻其中的真假。 他们只喜欢从这些花边谣言中,找一些能供他们取乐的东西,然后凑在一起狠狠的嘲笑别人一番。 没人注意到,一些身手不凡的人,混在他们当中,在缓缓的前行。 不一会儿,那些身手不凡的人,就逐渐的占据了街道上所有隐蔽的地方。 一顶不起眼的轿子,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街道上。 抬轿子的是四个面白无须的大汉。 伺候在轿子边上的,是一个年迈的老者,依旧面白无须。 抬轿子的人走的很慢,像是在用脚丈量脚下的街道一般,一步一落,稳稳当当的,没有一点儿颠簸。 伺候在轿子边上的老者,弓着腰,双手捅进袖口里,瘦瘦弱弱的,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到。 他走的也很慢,脚下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有人见此,大声嘲笑,扬言这些人走的比自家的老黄狗还慢,他家若是有这般仆人,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打死,免得出了门以后,给他丢人。 有人跟着附和。 也有人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那些抬轿子的人,再往四周观看了一下,看到了那些怀揣着凶器,躲在暗处的汉子们,心头骇然的离开了人群。 果断的跟那些作死的人划清界限。 宦官抬轿,便衣内卫开道。 轿子里面坐着的,不是王爷,就是某个已经晋升为太妃的娘娘,这等人物,可不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 至于官家,他们想都不敢想。 轿子缓慢的从街道上穿行而过。 那些正在大声嘲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