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陪着赵祯商量到了半夜,给蔡齐将公爵晋升到了一等交国公,给蔡齐的两个儿子,晋升了六级。 然后吩咐人草拟了圣旨,叮嘱了陈琳明日派人去宣读以后,才离开了宫里。 寇季回到竹院的时候,向嫣已经睡下。 竹院内外,只有门房和自己的书房亮着灯。 寇季很好奇,府上什么时候出了一个秉烛夜读的大才,忍不住向书房走去。 在寇季的印象里,寇卉是一个抡拳头多过写字的人,她要是能秉烛夜读,老母猪大概能在树上跳舞。 赵润入夜以后,必然回宫,从无例外。 曹皇后对赵润期望很大,所以对赵润管束极其严格。 赵润也就是在寇季身边的时候,勉强能放纵一下。 离开了寇季,他要么是一个人人尊敬的寿王,要么就是一个乖巧的儿子。 所以赵润不可能在寇府上秉烛夜读。 “难道是赵絮?” 寇季带着好奇的心思入了书房,一进门就看到了四个人在自己的书房。 两个坐着,两个站着。 四个人静悄悄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坐着的两个寇季认识。 一个是竹院的半个主人,刘亨。 另一个就是今日在资事堂内被赵祯赞为贤良的蔡齐。 蔡齐身后站着两个少年。 其中一个跟寇季初入汴京城的时候一半,另一个跟寇季最初见到的刘亨一般大。 两个人眼珠子很灵动,不断的在寇季的书房里乱撇。 似乎寇季书房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刘亨是一个纯粹的人。 蔡齐亦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两个一左一右,坐的很分明。 一文一武,无话可谈。 寇季入了书房看到了四人以后,哈哈笑着道:“蔡公到访,蓬荜生辉啊。今日蔡公离宫以后,官家每每提起蔡公,就赞叹蔡公有可能会成为我大宋第二圣贤。” 蔡齐起身,一边向寇季施礼,一边正色道:“见过寇相,寇相应该清楚,下官不喜欢那些奉承之语。” 寇季一愣,笑着道:“蔡公如今还是参知政事,不必自称下官。” 蔡齐盯着寇季道:“你称呼我为蔡公,却不是蔡相。这说明,官家已经定下了我的身份。” 寇季感慨着道:“跟你们这些聪明人说话,真是没劲。” 蔡齐淡然一笑,没有言语。 刘亨起身,对寇季道:“既然你回来了,那我就去睡了。” 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刘亨和蔡齐根本就是两种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蔡齐深夜到访,必然有要事。 寇季不在,刘亨出于礼节招待一下。 寇季回府,刘亨也就该离开了。 寇季点了点头。 刘亨出了书房。 刘亨一走,蔡齐赶忙对身后的两个少年道:“还不见过寇相?” 两个少年不卑不亢的向寇季施礼。 “学生见过寇相……” 没有自报家门,只是自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