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翻了个白眼道:“你以为养重甲骑那么容易的?虎字军从创建,到完成,足足耗费了上千万贯,每年还得耗费数十万贯用于更换战甲、马匹,以及配发粮饷。 若是遇到了大战,光是更换马匹、发放抚恤的钱财,就是一大笔数字。 养一支重甲,犹如养十万兵马。 重甲又是军国利器,轻易不会动用。 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不会出现在战场上。 其他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士们,对他们难道就没有怨言?” 杨文广不敢苟同,“我们要是有三支重甲,足以镇住我大宋东、北、西三边。足以给我大宋带来数十年的安宁。” 寇季瞥了杨文广一眼道:“我没想过让大宋获得数十年的安宁。” 杨文广愕然的瞪着寇季。 但凡忠臣良将,那个不希望天下太平的。 怎么到了寇季这里,就行不通了? 寇季似乎看出了杨文广的疑惑,淡淡的道:“我只需要让百姓们安宁,让百姓们过富足就可以了。兵马不能安宁,四边也不能安宁。 我们的敌人在不断的变强,我们就得跟着不断的变强。 一味的想着天下太平,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迟早会被别人毒打。” 杨文广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寇季继续说道:“天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敌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不能整天想着,打败了所有敌人,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了。 如果真的那样想,朝廷迟早得败亡。 因为我们的敌人虽然倒下了,但新的敌人正在源源不断的站起来。 天下,并非只有我大宋一家。 只要我大宋之外,还有别国,我们就永远不能有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 杨文广闻言,眉头皱的更紧。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天下太平,刀兵入库,马放南山,那是文臣们说给百姓听的,百姓听了,自然能安心的劳作、种地。 可你身为武臣,却不能将它记在心里。 更不能将其奉为至理名言。” 杨文广听到了寇季的话,脑袋乱哄哄的。 寇季的话,跟他从小接收到的教育,以及大宋许多百姓的想法,互相违背。 偏偏,他又拿不出什么能反驳寇季的话。 因为翻阅史书,无数了例子证明了,寇季的话是对的。 可让他一下子推翻他脑海中已经形成的认知,接受寇季的说法,他又有些抗拒。 寇季瞥了一眼陷入到思想碰撞的泥潭里的杨文广,继续说道:“你觉得,将从西夏兵马手里缴获到的重甲,用来自己用,更有利。 可我觉得,将缴获到的重甲,交给元山部,更有利。 我大宋若是有三支重甲,确实能让三边短暂的陷入到安宁当中。 但战事迟早还是会降临的。 敌人在看到了我们重甲的厉害以后,也会消防我们,建立重甲。 甚至想出许多克制重甲的办法(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