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真有胆大的 二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间十几天过去了,吴王李恪因为谋反被下狱的事情已经被百姓议论多日,就连街头小儿都知道这件事,因为关注度太高,所以相关衙门口不敢不加快调查进度。   刑部、大理寺,还有专管皇室的宗正府,全都在调查取证。   本来吴王李恪担任扬州都督,属于封疆大吏,这种人物寻常时候横霸一方,没人能够动他的,可朝廷在各地设有监察御史,虽然御史品级很低,但权限极广。   这次李恪事发,就是当地一名御史得到了暗桩举报,坐实了李恪豢养私兵的证据。   这人第一时间想上书长安御史台汇报的,可巧就巧在,吴王李恪察觉了此事,看到遮掩不住,直接要杀人灭口。   所以正当这位御史觉得要完的时候,负责扬州政务的吴王府长史,深明大义带人来援。   (这里说明一下,李恪带的是自己豢养的私兵,见不得光的存在,吴王府长史统领政务,虽然名义上是李恪下属,但却是实权大员,他带的是当地正经城防士卒。   说白了像李恪这种皇子,年纪轻轻出去做官就是去封地享福的,免得皇子留在长安影响不好,再闹出什么争宠夺嫡的风波。)   本来这位御史心中认为,李恪豢养私兵这么大的事情,吴王府肯定被经营的固若金汤,长史不可能不知道,一定是李恪一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长史是来救他的。   所以当他看到两伙人厮杀在一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什么情况?吴王府长史反水了吗?幡然悔悟弃暗投明?   不管怎样,这位御史都是感激这位长史的救命之恩的,本想在战后寻到对方问问清楚报答一下的,可惜的是,吴王府长史身中流矢而死,于是这位御史将对救命恩人的感激,全都化作了仇恨,倾泻在李恪的身上。   所以当李恪被从吴王府里抓出来,直接扭送回长安的时候,这位御史一路跟着押送,生怕被李恪中途跑了不能伏法。   从吴王府里抓出李恪?没错,就是从王府里将之抓出来的,因为之前的双方火拼大战,李恪没有参加,根本就不在场。   李恪自己都说了,自己根本不知情,全是手下人冒名干的。   可这时候谁能相信呢?豢养一万私兵,多大的手笔?多大的财力物力,没你吴王府撑腰,这江南之地,谁能做到?况且还是你手下近臣心腹领头,现在你想弃车保帅?门也没有!   令人惋惜的是,吴王府长史,这位三品实权大员竟然身中流矢而死,他是李二手下的老臣了,皇帝李二都感觉心痛,如果他还活着,兴许就能够说清楚真相了。   毕竟在扬州,他是主管政务的,而且能够及时出兵拦截一万私兵,可见这位长史一定知道些什么消息。   说起吴王府长史的时候,李恪也悲痛交加,说是自己的属下,不如说是皇(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