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婶替继子去甄家求婚,甄家母女当场答应;显见皆喜欢小林子多时,单等他开窍呢。林婶恐怕夜长梦多,次日便另托良媒到甄家来正式提亲。换年庚八字、写婚贴一气呵成,只差看通书择日子。甄母封氏有些迷信,要先等初一去佛前了烧香再定;林家自然不会异议。小林子已成了小傻子第二,成日合不拢嘴。 大事办完,林婶怒气冲冲的寻上回那个哄骗她的王媒婆算账。王媒婆闻听他们两家这么快的工夫就议定婚事,吓得脸都白了。任凭林婶骂人不带脏字,连狡辩都不敢。林婶大胜而归。 薛蟠听罢老员外所言诵了两声佛,满脸都是笑意:“老天爷可算做了回好事。” 老员外皱眉道:“我心里不大踏实。连着偷听好几回,甄家母女皆没提起她们当日所说的‘如此大事’、‘些许小事’是什么。再有,那王媒婆被林夫人骂得狗血淋头,竟半个字不敢吭声,事后浑身不舒服、躺在床上没出门,亦有些古怪。” “嘶……确实有点不大对。”换做旁人必然忽略过去了;这老员外还不定跟着郝家经历过多少事,甚为敏感。“哎?你没去套套封大婶的话?” “我是男人,不易取信她。” 薛蟠摸摸下巴:“偏我这阵子忙,不然可以去苏州晃悠两圈。” 老员外笑眯眯道:“要不我哄封氏来找师父?” “咦?你才刚说取信她不易。” “我往她们家摊子左近跟别的老汉闲聊,说金陵栖霞寺香火最灵验不过。王家老哥去烧个香,他孙子的病就好了。” “……行吧。”薛蟠抽抽嘴角,“您这段位撺掇她那种普通人还不容易。我说老伯,要不要留个称呼?” 老员外思忖片刻道:“我如今姓胡。” “是你的本姓么?” 老员外一愣。“不是。” “……算了,胡员外您好。” 胡员外点点头。 “如果可能的话,有件事贫僧想烦劳胡员外设法转告林婶。”想了半日,薛蟠合十垂目诵佛,正色道,“甄英莲姑娘慧根极深。早先因不得机会识字,白白浪费了。林婶胸中自有笔墨。若得闲教导儿媳妇读书——相信我,甄英莲之诗才纵不惊世出尘,也必不输须眉。如此还能引着小林子一道读书。”乃微笑道,“林家的小日子肯定会过得不错。” 胡员外凝神看了他两眼:“老夫知道了。”又说,“林大公子本来聪明,只不喜读书。” “这二货,完全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薛蟠摇头,“家里自带先生这种事,若非撞大运,寻常人家做梦都梦不着。” 胡员外不觉笑了笑,告辞离去。 数天后,封氏果然领着甄英莲到栖霞寺进香。因已经订婚,小林子反而不方便护送,便烦劳他姐夫张大饼帮忙。薛蟠闻讯赶了过来。 和尚上回见甄英莲还是好几(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