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锦衣卫指挥使魏德远坐镇金陵,居住秦淮河畔的妓馆留香楼。跟他联络核实之事少不得又是不明和尚去做。 赶到留香楼求见魏老爷子,见面后劈头就问:“魏大人,你们家有没有叫魏柔儿的姑娘。” 老头神色古怪。“有。” “京城有家馒头铺子叫和喜堂,你知道么?” “知道。” “是魏家开的?还是暄三爷他老子开的?” “端王府。” “哦。” 魏德远端起茶盏子吹了口茶叶,慢条斯理道:“怎么回事。” 薛蟠吐了口气。“惠太妃寿辰,如果所有王府、皇子府都买了这家的馒头寿桃做贺礼,会怎样。” 魏德远大惊!沉思片刻道:“锦衣卫详查,魏慎或是他老子亲自出马,你夏婆婆大概就露陷了。” “啊?” “那铺子一直由她亲自操持。”魏德远放下茶盏子,“家里人看得出她的喜好。” 薛蟠摸摸额头。“最后一个问题。魏柔儿这种腻味得要命的名字是谁取的。” “我。” 薛蟠举起右手:“我保证不当面笑话她老人家!”强憋两秒钟。“哈哈哈哈……” 魏德远无奈:“有什么好笑的。不就是个寻常女孩儿的名字。” “对对,夏婆婆也曾经是贾小莉一般大的小萝莉。”薛蟠忙止了笑,大略说了事情。 魏德远又惊讶了半晌。“此事你从哪里得知的。” “忠顺王府。” 魏德远眉头紧锁。“有把握他们早就动手了。只怕是想诈魏家去证实。” 薛蟠摇头:“非也。我敢断定他们把握十足,顶多最后诱魏家揭开盖子。若没把握必然小心试探,可他们摊子铺得太大。” 魏德远缓缓点头,许久才说:“魏慎……若听了我的话,非但不敢让朝廷察觉他大姐,反倒会帮着遮掩;若没听,惠太妃生日还在十月,他忍不了那么久。” “额,您的话是?” “鸟尽弓藏。” “嗯有理。下面是最难的部分。这种死死瞒了几十年的机密,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认识夏婆婆的人就没几个吧。就算看见她从那铺子里出来,难道不能是去买馒头……嘶……”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义忠亲王倒台之前,顾芝隽那一支常年居于姑苏,从没进过京城;而夏婆婆三十年前就已经是钦犯了。因此顾芝隽见过魏柔儿的概率为零。同理。泉州樊家都是些官面上没人知道的人物,他们也不可能认识魏柔儿。 年轻人对魏家的直观认识,反而多半源自夏婆婆写的那两出戏。 顾四比预想的还要贪婪。 “魏老大人。”薛蟠整张脸都僵了。“介于魏柔儿这个名字过于古老,夏婆婆本尊又长得过于平凡,她这几十年来的性格气质变化又大,我可不可以认为:除了你们魏家几个熟悉的亲眷,别人应该都不认识她。” 魏德远想了半日:“大抵如此(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