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穆少将军跟老乔他们商议兵营建设,薛蟠向小林姑娘粗略解释了穆家军队的来历、和自己对他们的规划。 黛玉听罢连连皱眉:“日后你交不出皇孙,难不成就一直遮掩着?早晚纸包不住火。” “我也不是纸、他们也不是火。”薛蟠道,“常年困守海岛、几乎见不到主子,被永嘉郡主身边的小人闭眼哄骗,轻易相信了十三大哥。可知全都没有确认消息的习惯,更不认为主子有见他们的义务。回头把高丽军中那些有经验的指导员调过来,教兵士们读书写字。才五千多人,绝对数目还真不多。如果方便的话,有亲人的悉数接过来,给个家庭羁绊。儿女上军营子弟学校。” “这个我没考虑到。”黛玉思忖道,“军属也当有营寨。” “不是营寨是社区。会种田的军属分配土地耕种,不会的派给其他工作。等把人心固定稳当,皇孙就可以挨上两根东南亚土著的毒针了。” “不好。受皇孙如此大恩,老穆老严二位又是愚忠之辈,保不齐就领兵报仇去了。” “你的意思?” “毒蛇毒蝎子。” “行!尸首?” “东南亚天气炎热、地气湿毒,等运回来早坏了。” 薛蟠笑眯眯伸出巴掌,二人击了一下。“狼狈为奸成就,达成!” 黛玉无语:“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薛蟠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稍稍迟疑。黛玉瞥了他一眼。和尚举手:“我琢磨着,不告诉你们也无碍。” “说。” “已经完儿了。” “少啰嗦。” 薛蟠耸肩:“差不多是五月底。世上永远延绵不绝的有给人家找麻烦的蠢货,和非蠢货。” 扬州知府衙门的裘姑娘乃婉太嫔手下,被两任女师爷教导得实际脱离婉太嫔控制,连订婚都自己做主。她的同僚们偷偷羡慕。然而明面上婉太嫔依然是她上司,她依然得走过场汇报工作。某位同僚便伺机拉她到隐蔽处说了件事。 数月前不知哪里送来一位姑娘,今年十七岁。容貌虽好,不曾读书也不知礼仪,亦不聪明。姐妹们询问来历,她半个字不敢吐,受惊吓得极厉害。观其行听其言,当是山中农户之女。婉太嫔愁得头顶乌云都快下暴雨了。 裘姑娘一听就知道问题所在。若非罪官家眷,她们那儿很少会找超过十四岁的姑娘来调理。因为不论诗词曲赋还是琴棋书画,得都花许多时间方能教导成才。而聪明却是在美貌之上的一条。这位姑娘每样都对不上,只能是长相逼似什么人。因让这同僚画几张画像。同僚说她不擅画,好朋友某某擅画。裘姑娘说没问题,我记住你们俩了。同僚当即从怀内取出一叠四五张,裘姑娘嫣然一笑。 怀揣画像回到衙门,裘姑娘径直去寻师爷唐小山。唐师爷不认得画上女子,派人送回了松江、交(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