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山东水师都指挥佥事冯应之妻方氏,为着男人的外室子可能会认祖归宗之事,烦闷了两三天。无缘无故偶遇了个小姑娘,一番话把她说顺气了。小姑娘弯起眉眼笑了笑,挥手告辞,跑回她跳下的那处院墙爬了回去。 大丫鬟悄声问道:“太太,您可连她姓什么都没问呢。” 方氏悠然道:“不是住在宋家原先那处宅子吗?” “合着太太打了这个主意。” 方氏遂换了身衣裳回娘家。 成大贵及其余男丁都在营中,方氏上后院去见养母成老太太,说了过继的主意。 成老太太瞥了她一眼:“我前儿就想告诉你这个,你听不进去。” 方氏抿嘴,拉了拉养母的胳膊。 “多大的人了。”成老太太抚着她的头颈,“然我并没想到过继给远房旁支这么细致周全,还是你强些。” “不是我想到的。”方氏遂把小姑娘的事儿说了。 成老太太听罢也不免好奇。“这么嚣张的一家子。既然知道住处……你又没养个闺女。你明儿带你们大姑娘过去拜访。” “不。”方氏哼道,“眼皮子浅得跟水洼子似的,我丢不起那人。我带锦书去。” “胡闹。”成老太太瞪她,“这等事哪有不带女儿带侄女的。” “又不是我女儿!那我自己去。” 成老太太轻轻拍案:“你这岁数,自己去看个小姑娘?” “我跟那小丫头极投机。再说人家全家都没把什么礼数规矩放在眼里。”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唉!”成老太太拿她没辙。“算了,带锦书去。” 方氏拍手:“这不就完了么?” “你待会儿就在家里吃晚饭。”成老太太思忖道,“那个明老爷,你老子也想探探他的底细。” “明、大、官、人!” 不多会子,大成桥南先头的宋府如今的明府便收到了帖子。朱先生微微一笑:“上钩了。” 不枉他们为着赶时间,特意演了出戏。冯紫英派的不过是寻常信使,少说得一个月之后才到。那位大叔才出城门,偶然救下了个诚实可靠的小伙子,随即卧病。小伙子遂帮他送信,换军服走八百里加急道、一路换马。 这几位自然就是熊猫会的三位当家。赵茵娘本来没打算跟来,启程前小朱临时把她喊上,说没有女人不方便。果然,第一出重头戏便是她唱的。 次日上午,方氏领着她侄女成锦书来到明府,赵茵娘出来相迎。方氏一瞧,她竟变成了个大家闺秀!礼数齐全得任谁都挑不出错来,头上的钗环不多然显见贵重,愈发好奇她们家究竟什么来头。 赵茵娘将客人引到外书房分宾主落座。成锦书见案头搁着个没见过的五颜六色的方块物件,不由得多看几眼。 茵娘喊人沏茶,随手拿过那物件扭了几下,送到成锦书跟前:“这是魔方,最近刚刚开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