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王思栋带人赶着马车到良品铺子,从吕方这把药品接走了。 价格,都是吕方定的。 什么药卖什么价,得看价值,看需求,他不想整个人掉进钱眼里。 也算是为普通百姓做点儿实事。 吃饭时,难免又说及吕梁五天内要赶到幽县赴任的事。 陈幼熙和竹儿是要跟着去的,没觉得有什么。 芙儿那丫头却是红了眼眶。 她嘟着嘴说:“我舍不得幼熙姐姐、竹儿姐姐还有少爷你……” 竹儿闻言,轻轻拽住了芙儿的手。 吕方则笑着说道:“傻丫头,这有什么好舍不得的。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你把铺子看好,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的是。” 但其实,心里没底。 自己和吕梁都还没有成亲,就不算安家吧? 天知道以后会去哪里。 …… 翌日。 宁远县衙便贴出了告示,关于科举的改制。 这也是县令的职责,就是传达上面的政令。 这可是在宁远县兴起轩然大波了。 告示刚刚张贴出去,就很快汇聚有许多读书人张望,有年迈的,也有年轻的。 别看宁远年轻辈的读书人不多,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始终没中功名,还在备考的也大有人在。 他们读了大半辈子书,没别的技能,也不想放弃了。 看着告示上关于科举改制的内容,有人沉默,有人叹息,也有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唯独没有高兴的。 因为不管这科举改革是否更容易让他们中举,但心里肯定更没底了。 尤其是那些之前打算剑走偏锋,打算报考明经、明法等科目的。 现在,这些科目都已经成为了“副科”。 而他们,在进士科,可是没有半点准备。会想着剑走偏锋的,本来也是对进士科没有信心的。 突然的科举改制,无疑让他们更没有信心了。 好在也没有在这些科目积年不中的老书生,要不然,非得有人投河不可。 吕方在良品铺子内闲着无事,经不住芙儿的央求,也陪着这丫头去看热闹。 知道吕方马上要去幽县后,芙儿便格外黏他。 至于王晔嫣出嫁的事情,这年头女方并不需要办酒席,即便是办,也只会邀请家里的亲人。跟他,没什么关系。 到十字街口,告示榜已经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黑压压的人。 有读书人,当然也有看热闹的。 吕方眼尖,看到人群中有些熟面孔。是刘华丰那帮人。 他们也许昨天就知道科举改制的消息了,但未必清楚具体的改制方案。 毕竟这政令是被吕梁拿在手里的,他若不给,连刘茂都看不到。 “嘿!” 吕方轻笑了声。 正愁找不到这些家伙呢! “少爷,你笑什么?” 贴在吕方身边的芙儿听他轻笑,偏过脑袋问道。 “没什么。” 吕方道,然后带着芙儿直接往人群走去。 芙儿吐了吐舌头(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