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翰民的脚步顿住。 稍顷,淡淡道:“你留在宫中,比去成都府更重要。” 然后继续往御书房走。 这夜,御书房内的灯光始终未熄。 天色还未拂晓。 宫门外,已是有许多需要参加早朝的大臣聚集。 以往,这些大臣们并不会在这个时候过于喧哗议论。毕竟早朝时要讨论些什么问题,都是早就拟定好了的,哪些人要说话,该要说些什么话,大多都已经商量妥当。 如果是哪个山头直到这个时候都还在商量对策,那肯定是要在早朝时吃亏的。 但今天,不管是以苏宰为首的保旧派,还是以王宰为首的新法派,亦或是和保旧派关系密切但实际上又有本质区别的勋贵派,再有就是中立派、闲散派、武勋派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山头里,挂着各种官衔的大渝大员们,俱是在低头议论。 实在是昨晚上传到京都来的那个消息太过惊人了。 庆余帝竟然还有血脉遗留于世。 一个是曾经的宁远县令,另一个,更竟然是前不久还在京都惊起不小浪花,差点夺了状元的那个小辈。 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徐景年、剑王等许多人的支持,拿下成都郡看样子是早晚的事情。 这肯定是今天早朝会要讨论的话题。 皇上也肯定会让他们拿出对策来,到时候该如何回答才能让皇上满意,不让政敌抓住弊病,他们只能借着现在这段时间来商量。 时不时有人将目光向着禹元纬、冉鸿波等人瞥去,神色各异。 有的复杂,有的惋惜,有的幸灾乐祸。 他们这一拨人可真是运气不好啊。 前阵子好不容易因为皇上想要打破朝中现在的局面,让禹元纬、冉鸿波入主工部,由耍嘴皮子的清流变成了实权大员,之前和禹元纬一脉的不少清流学士派也都被提拔到关键位置上,让他们一脉在朝中的话语权与日俱增。现在突然出了这档子事,只怕是要一下被打回原形的。 起码禹元纬这个领头羊没得跑。 毕竟谁让他是那个吕方的老师呢? 以吕方的敏感身份,就算皇上再想用禹元纬破局,再看重禹元纬,也不能容他继续高居工部尚书之职吧? 即便禹元纬并不知道那吕方的身份,归家养老怕也难免。 而让这些议论之余暗暗观察禹元纬的大臣们有些疑惑的是,禹元纬的脸上,此刻竟是没有多少失落之色,更谈不上惶惶。 他只是静默站着,微微低着头,似在假寐。 “诸位大人,请随我来吧。” 有太监出现在宫门口。 十数年如一日的同一句话。 “劳烦公公了。” 有大臣对着太监拱手。 太监未必都是皇帝的身边人,但能够在重要岗位待着的,必然都是受皇帝信任的。 有时候这些太监要吹吹耳旁风,比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更容易许多。所以大渝大部分权贵,轻(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