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多少铜啊……” 看到祖庭的第一眼,李和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实在是这个青铜神殿太大了,仅露在地面的入口部分,就有江城那么大。 虽然因为地下城的缘故,江城如今的基盘也是钢结构。 但那时钢,地壳当中的铁含量是5%,铁矿的富有度是远远高于铜的,用钢铁建城市,虽然震撼,但也不算夸张。 而拿铜建造城市…… 恐怕也只有许多故事中的黄金城能够比一比了,更何况,在建造之初,青铜的颜色,应该也是金黄色的。 先祖们,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才建起的祖庭…… “两万年。” 在现场接待李和的科研人员是伊丽莎白,似乎知晓李和心中所想,她如此说道:“这座神殿并非幻想降临的产物,而是现实产物。” “从伏羲走到青藏高原,决定在这世界最高的地方建造祭天的神坛与祖庭开始。” “人类花费了两万年才将它建好。” “在我们发掘出的零星记录当中,发现上古时期的朝圣,除了听命新的分封外,就是运送铜矿前往祖庭。” “每五十年一次的朝圣。” “一支支运输队,从世界各地出发,愈百万人,延绵数千公里,巨大的铜矿石被绑着绳索,由奴隶拖曳着向前,民夫则不断的换着垫木。” “老人小孩都背着箩筐,缓慢前行……” “两年,或者三年。” “甚至更久。” “各地部族将铜矿送往祖庭,因上贡的多少和治理的情况获得评价,而后决定新的分封,上贡的铜矿和发明会获得贡献点,各部族可以在祖庭兑换自己需要的技术和工具。” “而祖庭,巨大的炉窖从未熄火……” “金属的冶炼与制作,这里除了是人类祖庭以外,还是上古文明唯一的工业中心。” “说上古文明的分封是单纯的信仰支撑是不合理的,仔细研究过后,会发现古人极其聪明,牢牢把控的青铜体系,是维持整个帝国的基石。” “因为金属、工具交易的存在,祖庭还是上古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富裕的部落不仅会运送矿石来到祖庭,他们还会运送粮食,然后用以交换给部族、地区的产品,会是新的种子,也会是新渔猎、种植技术。” “祖庭的存在,满足了各地区的信息交流与贸易需求。” “这,才是朝圣能够不断进行的原因,有了不间断的朝圣,祖庭才能够保持对于帝国的掌控,保持分封的公信力。” “整个关于朝圣的纪录,到两万年前矿石才大量减少。” “想必,那个时候,祖庭已经建好了。” 一件事情持之以恒,坚持两万年去做,李和忽然觉得,金字塔那种东西,也算不得什么“劳民伤财”了。 这才是真正的奇观…… 两万年才筑造的祖庭,即便是如今的帝国,想要重新建造也(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