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随意问了一个士子,或许是戏弄,他告诉我,函谷关那边的世界很好,我应该去走走。” “我就从洛邑的西边出去了。” “后来,我碰到了一只狐狸,她说要吃我,表面上很凶,其实胆子挺小的,我看她实在是饿了,就喂她喝了点血。” “结果,她变成了个女孩。” 说着话,李和揉了揉狐狸的脑袋,狐狸仿佛会回忆起了两人的初见,那个时候的公子总是憨憨傻傻的,非常可爱。 她痴痴的笑了笑,然后伏在了李和腿上。 李和捋着她的头发和兽耳,嘴角含笑的说道:“再后来,我说老者让我出游,将那篇经文映证,并传承下去。” “她问我经文是什么。” “我就写了一遍道德经,结果,她看了,就呆了一宿,第二天醒来,经文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记得了,而山野中上千只野兽,一夜之间开启了灵智,向我道谢。” 李和说道这里,孔子恍然大悟。 他讶然道:“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原来半月前的气息,就是那天所出现的气息,一篇经文竟然可以说尽世间大道。” “那老者,究竟是谁?” 李和回忆的笑了笑,说道:“他把他的名字给了我……叫李耳。” “李耳……” 孔子呢喃着,却不知道这名字,良久,他感慨道:“世间竟然还有这等学究天人的前辈,而我,竟然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毫不知晓。” “先生,能够在之后,将经文与我一观吗?” 李和答道:“可。” “老者将这篇经文告诉我,本意就是为了让世人都能够知晓,其实,这个时代,哪怕是夫子你,应该也记不住全文。” “而以后,某个时间段以后,世人都能够看见全文,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老者曾说过一句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这种东西,其实就算告知了所有人,所有人的感悟依旧是不同的,特别是平凡的年代,即便看到了全文,感悟出的东西,也不会显现出来。” “可能,这是一种悲哀吧。” “呵……扯远了。” “继续说故事吧,那天,我跟狐狸告别了开启灵智的众妖,狐狸提议说,夫子您是世间最具备智慧的人,肯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 “所以,我们决定东行。” “我们在洛邑救了一个女孩,也见了周天子,我告诉周天子,说藏书室内有道德经的原本,然后,天雷出现了。” “藏书室大火,烧掉了一切……” “如今乱世,已经成为定局了,大周的江山,气运已经尽了,这点,连上天都坚持着。” “直到此时,我还没能找回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直到……郑地。” “我们在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