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裴照答:“家父曾出使西域,带回的乐器中有筚篥,我幼时 得闲,曾经自己学着吹奏。” 我拍手笑道:“我知道了,你的父亲是骁骑将军裴况。我阿 爹和他有过交手,夸他真正会领兵。” 裴照道:“那是可汗谬赞。” 我说道:“我阿爹可不随便夸人,他夸你父亲,那是因为他 真的能打仗。” 裴照道:“是。” 他一说“是”,我就觉得无趣起来。好在那些波斯商人又 唱起歌儿来,曲调哀伤婉转,极为动人。米罗又吃了一杯酒,知 道我们并不能听懂,她便用那大舌头的中原官话,轻声唱给我们 听。原来那些波斯胡人唱的是:“其月汤汤,离我故乡,月圆又 缺,故乡不见。其星熠熠,离我故土,星河灿烂,故土难返。其 风和和,吹我故壤,其日丽丽,照我故园。知兮知兮葬我何山, 知兮知兮葬我何方??” 我随着米罗唱了几句,忍不住黯然,听那些波斯胡人唱得悲 伤,不觉又饮了一杯酒。裴照微微颔首,说道:“思乡之情,人 尽有之。这些波斯胡人如此思念家乡,却为何不回家去呢?” 我叹了口气:“这世上并不是人人同你一般,从生下来就不 用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背井离乡,知有多少不得已。” 裴照沉默了一会儿,看我又斟了一杯酒,不由得道:“公子 饮得太多了。” 我慷慨激昂地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见裴照似乎很诧异地瞧着我,我伸出了三根手指,说道: “别将我想得太能干,其实我一共就会背三句诗,这是其中的一 句。” 他终于笑起来。米罗卖的酒果然厉害,我饮得太多,走出酒肆的时候都有点 儿脚下发虚,像踩在沙漠的积雪上一般。雨还在下,天色渐渐向 晚,远处朦胧地腾起团团淡白的雨雾,将漠漠城郭里的十万参差 人家,运河两岸的画桥水阁,全都笼进水雾雨意里。风吹着雨丝 点点拂在我滚烫的面颊上,顿时觉得清凉舒适。我伸出手来接着 琉璃丝似的细雨,雨落在手心,有轻啄般的微痒。远处人家一盏 盏的灯,依稀错落地亮起来,那些街市旁的酒楼茶肆,也尽皆明 亮起来。而运河上的河船,也挂起一串串红灯笼,照着船上人家 做饭的炊烟,袅袅飘散在雨雾之中。 水蒙蒙的上京真是好看,就像是一卷画,我们西凉的画师再 有能耐,也想像不出来这样的画,这样的繁华,这样的温润,就 像是天上的都城,就像是天神格外眷顾的仙城。这里是天朝的上 京,是普天下最盛大最热闹的都会,万国来朝,万民钦慕,可是 我知道,我是忘不了西凉的,哪怕上京再美再好,它也不是我的 西凉。 裴照一直将我们送到东宫的侧门边,看着我们隐入门内, 他才离去。我觉得自己酒意沉突,这时候酒劲都翻上来了,忍不 住恶心想吐。阿渡轻轻拍着我的后背,我们在花园里蹲了好一会 儿,被风吹得清醒了些,才悄悄溜回殿中去。 一进殿门,我就傻了,因为永娘正等在那里。她见着我,也 不责备我又溜出去逛街,亦不责备我浑身酒气,更不责备我又穿 男装,只是沉着一张脸,问道:“太子妃可知,宫中出事了?” 我不由得问:“出了什么事?” “绪娘的孩子没有了。” 我吓了一跳,永娘脸上还是一点儿表情都没有,只是说道: “奴婢擅自作主,已经遣人去宫中抚慰绪娘。但是皇后只怕要传 太子妃入宫问话。” 我觉得不解:“皇后要问我什么?”“中宫之主乃是皇后,凡是后宫出了事,自然由皇后做主。 东宫内廷之主乃是太子妃,现在东宫内廷出了事,皇后自然要问 过太子妃。” 我都从来没有见过那个绪娘,要问我什么啊? 可是永娘说的话从来有根有据,她说皇后要问我,那么皇后 肯定会派人来传召我。现在我这副样子,怎么去见皇后?我急得 直跳脚:“快!快!我要洗澡!再给我煎一碗浓浓的醒酒汤!” 宫娥们连忙替我预备,我从来没这么性急地冲进浴室,看着 热水预备齐了,便立时跳进浴桶,将自己浸在水中。永娘看着我 乱了阵脚,忍不住道:“太子妃如果平时谨守宫规,怎么会弄到 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这句话真妙,我从来没觉得永娘说话这么有 趣。我说道:“那些劳什**规,天天守着可要把人闷煞,临时 抱佛脚就临时抱佛脚,佛祖啊他会看顾我的。” 永娘还板着一张脸,可是我知道她已经要忍不住笑了,于是 从浴桶中伸出湿淋淋的手,拉了拉她的衣角:“永娘,我知道你 是好人,你平日多多替我向佛祖说些好话,我先谢过你就是!” “阿弥陀佛!佛祖岂是能用来说笑的!”永娘双掌合十, “真是罪过罪过!”她虽然嘴上这样说,可是早绷不住笑了,亲 自接过宫娥送上的醒酒汤,“快些喝了,凉了更酸。” 醒酒汤确实好酸,我捏着鼻子一口气灌下去。永娘早命人熏 了衣裳,等我洗完澡换好衣服,刚刚重新梳好发髻,还没有换上 钗钿礼服,皇后遣来的女官就已经到了东宫正门。 我叫永娘闻闻,我身上还有没有酒气。永娘很仔细地闻了 闻,又替我多多地喷上了些花露,再往我嘴里放一颗清雪香丸。 那丸子好苦,但吃完之后果然吐气如兰,颇有奇效。 此次皇后是宣召李承鄞和我两人。 我好多天没见李承鄞,看他倒好像又长高了一点儿,因为要入宫去,所以他戴着进德冠,九琪,加金饰,穿着常服。不过他 瞧也没瞧我一眼,就径自上了辇车。 见到皇后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绪娘突然腹痛,御 医诊断为误食催产之物。皇后便将所有侍候绪娘的人全都扣押起 来,然后所有食物饮水亦封存,由掖庭令一一严审。最后终于查 出是在粟饭之中投了药,硬把胎儿给打下来了。皇后自然震怒, 下令严审,终于有宫人吃不住掖庭的刑罚,供认说是受人指使。 皇后的声音仍旧温和从容:“我将绪娘接到宫里来,就是担 心她们母子有什么闪失,毕竟这是东宫的第一个孩子。没想到竟 然就在宫里,就在我的眼皮底下还被暗算,我朝百余年来,简直 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 她虽然语气温和,可是用词严厉,我从来没听过皇后这样说 话,不由得大气都不敢出。殿中所有人也同我一样,屏息静气。 皇后道:“你们晓得,那宫人招供,是谁指使了她?” 我看看李承鄞,李承鄞却没有看我,只淡淡地道:“儿臣不 知。” 皇后便命女官:“将口供念给太子、太子妃听。” 那女官念起宫人的口供,我听着听着就懵了,又听了几句, 便忍不住打断:“皇后,这事不是我干的!我可没让人买通了 她,给绪娘下药。” 皇后淡淡地道:“眼下人证物证俱在,你要说不是你干的, 可得有证据。” 我简直要被冤枉死了,我说:“那我为什么要害她呢?我都 不认识她,从前也没见过她,再说她住在宫里,我连她住在哪儿 都不知道??” 我简直太冤了!莫名其妙就被人这样诬陷。 皇后问李承鄞:“鄞儿,你怎么看?” 李承鄞终于瞧了我一眼,然后跪下:“但凭母后圣断。”皇后道:“太子妃虽然身份不同,又是西凉的公主,但一时 糊涂做出这样的事来,似乎不宜再主持东宫。” 李承鄞并不做声。 我气得浑身发抖:“这事不是我干的,你们今日便杀了我, 我也不会认!至于什么东宫不东宫,老实说我也不在乎,但我绝 不会任你们这样冤枉!” 皇后道:“口供可在这里。鄞儿,你说呢?” 李承鄞道:“但凭母后圣断。” 皇后微微一笑,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就一点儿也不 念及你们夫妻的恩情?” 李承鄞低声道:“儿臣不忍。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儿 臣不敢以私情相徇。” 皇后点点头,说道:“甚好,甚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这句话,甚好。”她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吩咐女官,“将赵良 娣贬为庶人,即刻逐出东宫!” 我大吃一惊,李承鄞的神情更是如五雷轰顶:“母后!” “刚才那口供,确实不假,不过录完这口供之后,那宫人 就咬舌自尽了。别以为人死了就死无对证,掖庭办事确实用心, 继续追查下去,原来这宫人早年前曾受过赵家的大恩。她这一 死,本该株连九族,不过追查下来,这宫人并无亲眷,只有一 个义母。现在从她家地窖里,搜出官银一百锭,这一百锭银子是 官银,有铸档可查??再拘了这义母用刑,供出来是赵良娣曾遣 人到她家中去过。这赵良娣好一招一石二鸟,好一招移祸江东。 用心这样毒,真是可恨。再纵容她下去,真要绝了我皇家的嗣 脉!” 我还没想明白过来她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李承鄞已经抢先 道:“母后请息怒,儿臣想,这中间必然是有人构陷赵良娣,应 当命人慢慢追查。请母后不要动气,伤了身体。”他这话不说倒还好,一说更如火上浇油。 “你简直是被那狐媚子迷晕了头!那个赵良娣,当初就因为 绪娘的事哭哭闹闹,现在又买通了人来害绪娘!还栽赃嫁祸给太 子妃,其心可诛!” 李承鄞连声道:“母后息怒,儿臣知道,赵良娣断不会是那 样的人,还请母后明查。” “明查什么?绪娘肚子里的孩子碍着谁了?她看得眼中钉 肉中刺一般!这样的人在东宫,是国之祸水!”皇后越说越怒, “适才那宫人的口供提出来,你并无一字替太子妃辩解,现在告 诉你真相,你就口口声声那狐媚子是冤枉的。你现在是太子,将 来是天子,怎可以如此偏袒私情!这般处事怎么了得!这种祸 水非杀不可,再不杀掉她,只怕将来要把你迷得连天下都不要 了!” 李承鄞大惊失色,我也只好跪下去,说道:“母后请息 怒,赵良娣想必也是一时糊涂,如果赐死赵良娣,只怕??只 怕??”后面的话我可想不出来怎么说,李承鄞却接上去:“母 后三思,赵良娣的父兄皆在朝中,又是父皇倚重的重臣,请母后 三思。” 皇后冷笑:“你适才自己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不 敢以私情相徇!” 李承鄞面如死灰,只跪在那里,又叫了一声:“母后。” 皇后道:“东宫的事,本该由太子妃做主,我越俎代庖,也 是不得已。这样的恶人,便由我来做吧。”便要令女官去传令。 我见事情不妙,抱住皇后的双膝:“母后能不能让我说句话?既 然母后说,东宫的事情由我做主,我知道我从来做得不好,但今 日请母后容我说句话。” 皇后似乎消了一点儿气,说道:“你说吧。” “殿下是真心喜欢赵良娣,如果母后赐死赵良娣,只怕殿下一辈子也不会快活了。”我一着急,话也说得颠三倒四,“儿臣 与殿下三年夫妻,虽然不得殿下喜欢,可是我知道,殿下绝不能 没有赵良娣。如果没有赵良娣,殿下更不会喜欢我。还有,好多 事情我做不来,都是赵良娣替我,东宫的那些账本儿,我看都看 不懂,都是交给赵良娣在管,如果没有赵良娣,东宫不会像现在 这样平平顺顺??” 我一急更不知道该怎么说,回头叫永娘:“永娘,你说给皇 后听!” 永娘恭敬地道:“是。”她磕了一个头,说道,“娘娘,太 子妃的意思是,赵良娣侍候太子多年,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良娣平日待人并无错处,对太子妃也甚是尊敬,又一直辅佐 太子妃管理东宫,请娘娘看在她是一时糊涂,从轻发落了吧。” 皇后慢慢地说道:“这个赵良娣,留是留不得了,再留着 她,东宫便要有大祸了。当初在太子妃册立大典上,皇上曾说, 如此佳儿佳妇,实乃我皇家之幸。可惜你们成婚三年,却没有一 点子息上的动静,现在又出了绪娘的事,真令我觉得烦恼。” 李承鄞眼睛望着地下,嘴里却说:“是儿子不孝。” 皇后说道:“你若是真有孝心,就多多亲近太子妃,离那狐 媚子远些。” 李承鄞低声道:“是。” 我还要说什么,永娘从后面拉了拉我的裙角,示意我不要多 言。李承鄞嘴角微动,但亦没有再说话。 皇后说道:“都起来吧。” 但李承鄞还跪在那里不动,我也只好不起来。 皇后并不瞧他,只是说:“绪娘的事你不要太难过,毕竟你 们还年轻。” 李承鄞没说什么,我想他才不会觉得有什么难过的呢,如果 真的难过,那一定是因为赵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