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似曾相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似曾相识

  天亮了,雨也停了!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   长安街头,多了几分喜庆,把自从诡异暴动以来,弥漫在长安上空的凝肃驱散了几分。   汉苑,感业寺。   明空一如平常,一大早起床后,先是洗漱打扫,然后在佛堂诵经。   一整套忙碌下来,已是晌午。   和煦的阳光照进了感业寺的庭院,她沐浴在阳光中,脸上露出了明媚的笑容。   擦去额头的汗水,她招呼正在打扫庭院的内侍道:“王福来,过来一下。”   “来啦!”   内侍连忙把手里的扫帚放下,一路小跑过来。   王福来,没错,就是那个王福来,那个糊里糊涂把苏大为当成小太监的黑衣内侍。   崇圣寺的刺杀,已经成了往事。   但该追究的人,却一个都不能少。   王福来作为殿中省少监之一,也算是四品职官。   发生了这种事,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和他没有关系,他的责任也推脱不掉。特别是他的对头元斌,殿中省另一个少监,自然少不得对他落井下石。加之王福来得罪过顶头上司元德,而元斌又是元德的义子,于是乎,王福来自然变得凄惨无比。   长孙无忌追查到是王福来安排的苏大为,于是对他加以审讯。   可王福来哪知道苏大为的身份?   一问三不知的结果,自然是少不得皮肉之苦。   从四品的殿中省少监在别人的眼里,可能是手握大权,无比尊荣。但是在长孙无忌面前,四品少监又算得什么?好在苏大为并非坏人,而且对皇帝李治有救命之恩。   在经过一顿审讯后,确定他没有问题,就把他放了出来。   从掖庭局出来的王福来,自然无法继续担任少监。   元斌也趁机落井下石,把王福来从殿中省赶了出去,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内侍。一个落魄的内侍,想要在大内过活自然不容易。好在,王福来能忍,硬是那么咬牙熬着。   也就是这时候,明空被召入皇宫。   没有人会在意一个过气的嫔妃,更何况还是出家人。   王福来就这样,被安排到了感业寺,负责伺候明空。   一个过气的才人,一个落魄的内侍,总会容易产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   “佛堂的香烛不多了,去买一些来吧。”   “喏!”   本来,这种事情有专门负责采买的人。   但明空进宫后,就把这件事讨要了过来。   她对内侍省的人说,香烛自当由佛寺出面购买,免得出了差池,会对佛祖不敬。   内侍省不知是什么原因,答应了她的要求。   于是,这个差事就落到了王福来的头上。   “还有一件事,想要辛苦你一趟。”   “请法师吩咐。”   “贫尼想请你顺路探望一个人。”   “啊?”   明空把手里的一个小包裹,递给王福来,道:“这里面是几本佛经,请你带出去,可以吗?”   “佛经?”   王福来一怔,接过来在手里掂量一下。   还真是书籍!   “这有甚麻烦,奴婢一定带到。”   明空点点头,又把苏大为的住址告诉了王福来。   “见到阿弥,记得要恭敬一些。”   “奴婢明白。”   王福来忙答应,拿着包裹走了。   明空则站在佛堂的台阶上,看着王福来的背影,眼中闪过了一抹冷意。   这皇宫之中,虽然生活无忧,却比在灵宝寺的时候更加孤寂和冷清。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毕竟,在灵宝寺的时候,还有阿弥和柳娘子,可在这里……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进入佛堂。   王福来出去采买香烛了,偌大的感业寺,只剩下明空一人。   佛堂里,青烟袅袅。   她坐在蒲团上,念一段经,敲一下罄。   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烦躁感。   她合上经书,起身正准备出去,忽听得寺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感业寺所在的位置,是曾经的汉魏禁苑。不过到如今,昔日的皇家禁苑早已荒废,变得格外冷清,很少有人会来这里。明空心里有些奇怪,难道是王福来回来了?   不应该啊!   就算他手脚麻利,也得午后才能回来。   这个时候,又会是谁呢?   明空走出佛殿,站在台阶上往外看。   就见一个身着明黄色衣袍的男子,迈步走进了感业寺的山门。   看到那男子,明空的身子,顿时一颤。   她下意识想要逃走,但内心的不甘和委屈,却使得她没有挪动脚步,而是倔强的站在原处。   “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皇家寺院?”   男子,脚步一顿。   他抬头看着站在佛殿门口的那个比丘尼,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了一种莫名的激动。   他想起了第一次和她相见时的景象。   那是在含风殿,他拜见了病卧床塌的先帝之后,进入含风殿中。   不想,一个娇俏的女子正在里面批示公文,看到他的时候,厉声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含风殿?”   几乎是相同的话语,只不过变了地方。   可心里的那种感受却没有变化,而且还多了几分暖意。   “你猜?”   他脱口而出道。   明空的眼中,有一丝水色闪过。   她说道:“这里是尼寺,还请施主速速离开。”   说完,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就要离去。   男子,正是李治。   见明空要走,他心里一急,忙紧走两步,吟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明空心里一颤,脚下却未停顿,反而加快了速度。   她没有回头,径自进入了禅房,关上了房门。   李治则紧走两步,也没有去追。   那种异样的情感在心头萦绕,变得越发强烈。   他闭上眼,半晌后轻轻叹了口气,迈步走进了佛殿。   一尊佛像,一张香案。   三支佛香,一副蒲团。   这佛殿里很简朴,没有那种金碧辉煌粉饰出来的庄严肃穆。   蒲团前,有一本佛经。   他走了过去,弯腰把佛经拿起来。   是一本金刚经,非常普通,几乎所有的佛寺里,都会有这样的经典。   佛经是手写而成,字迹娟秀。   他翻了两页,然后拿着佛经就走出了佛殿。   “陛下,该回宫了。”   “何以这里如此简朴?”   “啊?”那内侍一愣,忙回答道:“这里本已荒废许久,法师进宫时,太过于匆忙,很多地方未来得及修缮,以至于看上去有些冷清。奴婢回去,立刻命人修缮此地。”   “嗯,莫要让法师太过清苦。”   “奴婢明白。”   内侍眼珠子滴溜溜打转,疑惑看了一眼那佛殿,就跟着那青年,急匆匆走出了山门。   +++++++++++++++++++   王福来买了香烛,就按照明空的吩咐,来到苏大为的住所。   不过,苏大为并没有在家。   柳娘子正在房间里收拾,听到外面有人叫门,于是便走了出来。   “你找谁?”   “请问,这里是苏大为的家吗?”   “正是,你是谁?”   “咱家名叫王福来,是宫里来的。”   “啥?”   柳娘子一愣,看着王福来道:“啥宫里来的?”   王福来也看得出来,柳娘子就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妇人。   他只好说:“咱家是皇宫里来的,明空法师你认识吗?”   “认识,当然认识!”   柳娘子顿时变得热情起来,走出房门道:“法师如今可好?   她进宫之后,一直都挂念着她。她现在怎么样了?”   “法师很好。”   被柳娘子这突然变化的态度给吓了一跳,王福来道:“咱家今天出来采买香烛,法师让咱家带了些佛经给苏大为。敢问,你是苏大为什么人?他如今,在不在家?”   “苏大为是我儿子。”   柳娘子笑道:“不过你今天来的不巧,他去收拾新家了。”   “收拾新家?你们要搬家吗?”   “是啊,我们原本是住在崇德坊的济度巷,就在灵宝寺的后山门对面。   后来济度巷被推了,官府到最近才安排好了新家住址。这不,阿弥带着人去打扫了。你也是来的巧!如果晚两天,我们就要搬走了。呵呵,这是法师给阿弥的书?”   “正是,正是!”   王福来说着,把手里的小包裹就递给了柳娘子。   “天不早了,咱得回去了。   对了,你们要搬去哪里?”   “辅兴坊,太子巷第一家。”   “好好好,那咱记下了,回去后,咱会转告法师。”   “不坐会儿吗?”   “不了,不了,咱得早点回去。”   王福来而今,变得非常小心。   他可不敢回去晚了,万一被元德元斌那对家父子知道,一定会找他麻烦。   今时不同往日,他现如今已经落魄了,又怎敢授人以把柄?所以,柳娘子虽热情想让,可王福来却不敢耽搁。他向柳娘子道别,就匆匆离去,沿着巷陌往外面走。   在巷口,他正准备牵着马车离开。   从十字巷口走来几个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走。   为首一个,身高在五尺九寸靠上。   他体型略显瘦削,但精神头极好,肩膀上蹲坐着一只黑猫。   一边,跟着一个小女孩,长的粉雕玉琢,十分可爱,肩膀上还蹲着一只小白猴。   另一边,是一头个头很大的黑犬。   隔着黑犬,是几个身穿公服的男子。   他们说笑着,迎面走来,和王福来擦身而过,进入了巷陌。   王福来眉头一蹙,下意识回头向那男子看去。   有点眼熟啊!   他搔搔头,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那男子的身形背影,真的很眼熟,可一时间,王福来又想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难道说,是我看错了?   他想到这里,摇了摇头,跳上马车,催马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