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君臣对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君臣对话

  “开国伯。”   一个声音突然传来,令苏大为回过神来。   他看到,正在前面引路的太监突然回身,冲自己递了一个眼色。   什么意思?   苏大为微微一怔。   就见太监垂首低声道:“开国伯请随我来。”   说完,做了个手势,然后向左方走去。   苏大为对大明宫十分熟悉,出宫是直走,他这转向是……   莫非是阿姊要单独见我?   唔,在陛下面前,的确有些话不太方便。   这样想的话,方才那太监投来的眼神,便可以理解了。   那是暗示。   苏大为跟着太监身后,继续前行。   前方的景色,渐渐从宽阔的大道,变成小径。   绕过几重宫阙,穿过站岗轮值的禁军,前方人烟渐渐稀少,似是走入一处偏殿。   这里十分僻静,与大明宫别处宫阙大相径庭。   殿内院中,只依稀看到几位年老的太监在洒扫庭院。   苏大为心中一动。   他敏锐发现,这些老太监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相反,从他们衰老的皮相之下,隐隐透着元炁流动。   异人?   苏大为暗自异,想起自己在都察寺时看到的一份秘档。   据说,宫中的异人,自高祖李渊时期就有了。   当时隋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兵强马壮者,都想争一争天子之位。   而群雄之间,屡有暗杀之事。   这些刺客,并不只是武道高手,还有异人存在。   甚至有一些野心者,还暗中招揽诡异和半妖。   在李渊晋阳起兵成功后,准备前往晋祠主持祈雨仪式。   就在那个时候,有名王威和高君雅者,暗中纠集人手,准备借机除掉李渊。   幸好被一名叫刘世龙的晋阳豪强察觉,刘世龙将消息传给李渊身边刘文政,刘文政又告知刘文静。   及时将消息知会李渊,方才令其躲过一场杀身之祸。   有鉴于此,李渊在秘密组建了一支属于李唐的异人组织。   那便是大唐缇骑的前身。   后来秦王李世民登基后,又将自己做为天策上将时网罗的异人,与高组手中的异人组做了整合,正式定名为缇骑。   在太宗朝后期,因为天下承平,才将缇骑给撤消。   明面上是不存在了。   但这帮异人,不过是换个身份,继续隐藏在宫中。   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世代守护皇帝的安全。   这些念头,在苏大为心中一闪而过。   引路太监已经低声道:“开国伯,到了。”   苏大为顺着他的话,向前看去。   小院前方,一间朱红色偏殿。   殿前两株翠绿的苍松,蜿蜒向天。   如张牙舞爪的苍龙。   整个院落,不在官方的记录里。   似乎是一个隐秘的,被人遗忘的角落。   然而方才看到那些隐藏的异人,令苏大为意识到,此事并不简单。   他心中思索着,在太监再次催促后,终于迈步走入偏殿。   殿里青色香烟缭绕,隐隐只见到一名老太监伫立在门旁。   见到苏大为,老太监微微颔首,伸手示意。   苏大为心中微微震动。   这个老太监身上的元炁,比方才自己在外面见到的几个,更加浑厚。   全长安,整个大明宫,还有谁配有这样豪华的护卫阵容?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走至殿中,隐隐只见一面屏风挡在中间。   苏大为听到屏风后,有一个熟悉的呼吸声传出。   他更不迟疑,叉手行礼道:“臣,苏大为,见过陛下。”   这一瞬间,满殿的烟云,都似凝固住了一瞬。   片刻之后,屏风后传来一个低沉的,透着疲惫的声音:“过来吧。”   苏大为转过屏风,一眼看到李治正盘膝坐在云床上。   此时此刻,没有任何笔墨可以形容苏大为内心所受到的震撼。   原因有三。   第一,自己刚刚才见过李治,以李治的身体状况,怎么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快,转瞬间就跑到这里,准备好与自己的会面。   第二,眼前的李治与方才自己见到的李治,显然有所不同。   他身上没穿龙袍,而是一身青色寻常的常服。   给人感觉像是一散修的道士。   头上发髻用一支玉簪束起。   两袖宽大,交叠于小腹之上。   看似如闲云野鹤般闲散。   但双眸开合间,有深不可测的帝王威仪透出来。   眼前的李治,比自己方才见过穿龙袍的李治,更像是大唐皇帝。   方才穿龙袍的李治,与眼前之人比起来,便觉得像是穿着龙袍的富家翁一般。   没有眼前沉静如渊的气度。   第三点,也是最令苏大为震惊的,是眼前的李治身上,赫然有了元炁的波动。   尽管这种感觉还很微弱。   但足以证明,眼前的李治,已经开灵了。   苏大为瞳孔微缩。   心中有各种念头纷沓而来。   李治长长呼了一口气,隐约可见,一道白色的气柱,从他的口鼻间冲出。   他抬手向苏大为招了招:“到朕这里不用拘束,来人,给开国伯赐座。”   没错了,能有这般气度的,舍天皇李治,还能有谁?   “陛下。”   苏大为在老太监移来的胡凳上,稍稍落坐,心中念头如潮水般,一个接一个生灭。   “朕知道,你有很多疑问。”   李治双眸微阖,眼观鼻,鼻观心道:“先前你见到的那人,是朕的替身。”   苏大为心头一跳:“陛下,为何?”   虽然早就有所猜测,可是现在听李治说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在你率军征吐蕃不久,朕晕倒过一次。”   李治张开双眼,怀里揣着一枚玉如意,平和的道:“那时孙神医断定,朕的精元枯竭,寿元已然不久。”   “陛下!”   “莫慌。”   李治摆摆玉如意道:“孙神医给了朕一个办法,就是修炼真炁,清净无为,如此,方可延续寿元。”   “啊这……”   “可是朕国事繁重,政务劳神,怎么可能做到清净无为?但是朕,必须在死和活之间,做一个选择。”   李治张开双眼,目视向苏大为:“所以,朕找了一个替身,代朕演给那些臣子看,而朕这几年,都在此院修身养性,调理身体。   不知耗去多少灵丹妙药,经由孙神仙亲手调治,又耗费多少宫中库藏,以及各异人宗师的出手相助,总算是略补亏空。   直到近几日,终于开灵成功。   算是踏出修行的第一步。”   苏大为听了默不作声,心中的巨浪丝毫没有减弱。   李治居然……居然特么的隐居在这里修炼?   这是哪个位面的历史?   新旧唐书里都没这个记载,是本位面的特例,还是历史又改变了?   不管怎么说,多了一个异人皇帝,那关于李治的历史,是不是得改写了?   武媚娘还熬得死李治吗?   日后的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会出现吗?   武周朝还能建立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既然李治在这里,那外面那个“影武者”,媚娘阿姊知不知道?   平日里耕田者谁?   这……细思极恐啊。   不过想想应该不可能,李治只是想保命,应该不喜欢做绿帽男孩。   至于武媚娘知不知道这个替身的故事,至少苏大为不会问李治。   高情商,一定要做高情商。   定了定神,苏大为知道不能在此问题上纠缠,主动开口道:“陛下召臣来,不知所为何事?”   “朕有些话,要和你单独说。”   李治轻抚着玉如意。   满室青烟忽浓忽淡,变幻莫测。   苏大为摒息静气,并不出声。   他对眼前的李治有些拿捏不准,一来是没想到李治居然过着隐居修道的生活。   二来拿不准李治此时召见自己的目地。   “苏大为,你我君臣相识,也有十几年了吧。”   “回陛下,我们第一次相识,是永徽年间。”   苏大忍不住想起初想识李治时的情境。   那时有人布局要趁李治去寺庙进香时,利用被操纵的异人秦怀玉,暗杀李治。   当时苏大为很是冒失,虽然出手救驾,但对李治毫无敬意,甚至有些冒犯。   现在回头去想,方觉得那时自己的幼稚。   很多事,当时看到的都只是浅浅的表象。   就比如那次的杀局。   表面上看,李治是被人暗算,秦怀玉被人操纵。   但实际上,李治身边从始至终,都有那些“缇骑”存在。   就是那些个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为异人的太监。   每一个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   当时的李治,看起来危险,实则稳如泰山。   所谓遇刺,更有可能是李治布局,引蛇出洞。   还有当年突厥狼卫突袭皇宫一事。   苏大为后来仔细查过,很多细微末节都指向,那是李治与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之子,咥运的一场交易。   其目地,是为了对付长孙无忌。   这些都是苏大为任都察寺寺卿后,通过不同秘档交叉比对后,推出的结论。   随着时间久远,许多资料和证物散秩,并无实据。   但苏大为心里认为,这应该是最接近事情真相的解释。   不然堂堂九五至尊,大唐皇帝,身边又有自高祖李渊起,便建立的异人组织缇骑存在。   怎么可能会置身于危险之中。   十年一影帝,百年李治大帝。   咱们的陛下,绝对是世上最出色的影帝。   苏大为心里正想着各种念头,李治的声音,令他重新回到现实。   “苏大为,朕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李治玉如意轻摆。   苏大为瞬时想问一句:陛下您也看过那个脱口秀?   夺笋啊。   还好他忍住了。   “朕其实一直关注着你。”   李治不疾不徐的道:“你与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   苏大为抬头看向李治,看到这位修炼中的皇帝,脸色依旧是圆润的,疲惫的。   但是他那双眸子,却如猫眼一般,散发出慑人的光彩。   他的鼻子极有特点,是那种挺直的,又很肉的鼻子。   如果他瘦上几分,大概可以用鼻若悬胆来形容。   在这肉乎乎的鼻子下面,略微宽厚的嘴唇,令人感觉他的话十分可信。   苏大为一时猜不透李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随便接话。   李治继续道:“别人若在你那个位置,只怕会使劲一切力气往上爬,会对权力有更大的野心,但是朕从你身上,没看到这些。”   “陛下,您直接说我没上进心就好了。”苏大为苦笑道。   “可若说你没上进心,你那些灭国之功,又实打实的摆在那里,所以……朕有时候也觉得看不透你。”   “陛下说笑了,臣很简单的,没有太多复杂的心思。”   “一个简单的人,却能建立都察寺这样完备的组织。”   “呃,那可能只是因为我责任心强,陛下交代的,都会尽力做到最好。”   “滑不溜手。”   李治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摇摇头道:“今天朕叫你来,是告诉你一件事。”   苏大为知道要说到正题了,不由挺直背脊,精神一振。   李治手里轻轻摩擦着玉如意道:“朕若有什么不测之事,你好好辅佐太子。”   “陛下!”   苏大为大惊失色道:“陛下有孙神医调理身体,又在修炼异人之术,何出此言?”   “朕这十几年,操心国事,劳损太甚,就算现在开灵了,也不知能走到哪一步,或许……”   他没有说下去,看了苏大为一眼,眼中却隐带着一丝羡慕。   这世上,能有几人能如苏大为这般,修炼晋升飞速。   异人修炼这种事,可不讲究什么帝王身份,纯靠个人的根骨、天赋,以及机缘造化。   按此前开灵的经历来说,李治觉得自己在修炼这一途上,恐怕不太有天赋的亚子。   而若想能易骨洗髓,完全蜕去病体,至少得到异人八品之上。   看得到,摸不着。   好在他被病痛折磨多年,心境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强大。   摇了摇头,李治道:“别的都不必多说,各有各的缘法,朕只是放心不下太子,召你来,是要你答应朕,日后好好辅佐太子,你可能办到?”   这话出来,苏大为一瞬间感觉有十几道强横无匹的目光,从各个方向投来,牢牢锁定自己后背。   冷汗微微渗出。   倒不是怕了那些人,而是他意识到,今天这次与李治的会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李治这是……   逼自己在武媚娘与李弘之间做选择?   斗争激烈到这种程度了吗?   “苏大为,朕在等你回话呢。”   李治的声音幽幽的传来。   与此同时,苏大为背后的汗毛倒竖,仿佛感觉到巨大的危险临近。   没时间犹豫,他立刻起身叉手道:“陛下,臣本就是东宫的臣属,自然会心心辅助太子。”   废话,选太子今天这关就能过去。   至于之后武媚娘会不会因此做出激烈反应……反正那也是以后的事。   若是不押注太子,只怕李治都不会让自己活着离开。   想通这一点,答案不言自明。   而且苏大为早年被李治封为太子府典戎卫右副卫率,所以严格算起来,这些年他一直都是太子的人。   “甚好。”   李治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欢喜。   苏大为只觉得后背一松,那些盯着自己的目光徐徐撤去。   李治又道:“一个副卫率不够了,去掉个副字吧,另外再加封你为太子左庶子。”   太子左庶子是属于东宫属官。   职能是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   就是跟随太子身边,辅佐太子,有什么不正确的可以驳回纠正,将太子的言行好坏上奏天子。   权力比之前的曲戎卫率自是大得多。   看来这是李治打一巴掌,再给颗红枣,在给苏大为的权力加码了。   旁边的太监传来一声轻咳。   苏大为惊醒过来,忙向李治行礼道:“臣,谢陛下封赏。”   “甚好,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朕的起居注里都记着呢。”   “臣记得。”   “朕乏了,你退下吧。”   李治挥了一下玉如意。   青烟袅袅升起。   有老太监走上来,伸手示意。   苏大为有些懵逼的跟着对方的指示,又向着李治行了一礼:“臣告退。”   这才随着老太监转身走出宫殿。   就完了?   就这么简单完了?   没想到啊,李治召自己到这么私密的地方来,甚至透露朝堂上那个是“影武者”的事,最后只是要叮嘱自己好好辅佐太子。   但是细想来,似乎又不那么简单。   难道李治已经察觉到武媚娘的野心了?   不然正常人怎么会做这种交代。   分明是开始替太子拉拢人了嘛。   想到这里,他感觉自己太阳穴突突跳动,有些头疼。   若将来真要在太子李弘和武媚娘之间做一个选择,那将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决择。   到底怎么选,他现在也没有答案。   跟着老太监走出殿门,迎着外面的阳光。   苏大为忽然意识到,其实方才自己,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   李治连替身这么隐秘的事都说给自己听了,为的就是将自己绑在太子的马车上。   从现在开始,他就在为以后考虑了吗?   难不成历史还是会回归它本来的样子,李治的寿元……   算了,无解的事,想多了头痛。   苏大为长长的呼了口气,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向身边的老太监微微颔首行礼,跟着引路太监离开偏殿,走向出宫的大路。   宫里的事都结束了,可以回去自己家,见见柳娘子了。   小苏此时应该已经到家了,还不知柳娘子见到自己,会是怎样的欢喜。   还有长安里许多老朋友,现在有了时间,都可以聚一聚了。   正想着,忽然见到前方的花圃中,有一个小脑袋探出来。   “阿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