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仁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刘仁愿

  黑齿常之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各地的烽火。   但是他的头脑清明,对局势洞若观火。   眼下的情况,因为大唐主力已经随苏定方渡海撤回,留在百济的只有少量唐军精锐。   此时,这部份唐军,就犹如坐在火药桶上。   一朝不甚,可能整个局面将会翻覆。   暗流汹涌,局势极为恶劣。   吃过午食,苏大为从殿中出来,结束了今天与黑齿常之的会面。   午后有些昏沉。   他伸手抓起一把窗前的雪,往脸上搓了搓。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各有公务要忙,已经离开。   身边只有安文生,见他拿雪搓脸,又是好奇,又是嫌弃道:“怎么如此不讲究。”   “你还说我,你跟那个苩春彦听说最近走得很近,你是怎么想的?”   苏大为看了安文生一眼。   自从两月前,他率军进占未谷城,便把还在城里未及走脱的苩春彦重新拿下。   本来以苩春彦的身手逃走不难。   奈何苏大为此前在她身上动过手脚,令她无法调用元气。   如今,比之常人,也就是拳脚厉害点。   她身上又被聂苏反复搜过,保证连头发丝都没放过,各种毒香什么的,也是不用指望了。   如此一来,现在只得委委屈屈,做了苏大为手下又一阶下囚。   只是如何处置她,苏大为一时还没想好。   照理说,当初安文生是说要杀了此人,替昔秀芳报仇的。   但现在安文生又改了主意,好像对这苩春彦颇有怜惜之意,天知道安文生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当初是你说要给昔秀芳报仇的。”   “阿弥,秀芳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了,活着的人,总还要继续。”   安文生背负双手,仰头看天,长叹一声。   说不尽的落寞。   “负心汉。”   “你说什么?”安文吃怒视他,文艺范装不下去了。   “我说你负心汉有错吗?”苏大为白了他一眼:“当初一口一个秀芳大家,不知多欣赏,现在呢,人不在了,情也渐渐忘了?”   “我……”   安文生哑口无言。   苏大为摆摆手:“不用跟我解释,你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行,还有,苩春彦这女人不比昔秀芳,这女人心思歹毒,你莫要玩火。”   “我不是那样的人。”   苏大为不再理他。   摆了摆手,径自向前院走去。   眼前满园雪景,四下莹白一片。   苏大为忍不住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落得一片大雪白茫茫,真干净。”   “呸,这些关我鸟事,瞎操心。”   安文生若是喜欢,便是把苩春彦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这女人别玩什么花样就成。   眼前一条小道通往熊津都督府的衙门,刚巧一个小兵正跑过来,见了苏大为面色一喜,上来叉手见礼道:“苏都尉,左骁卫郎将命我找你。”   “有事?”   “说是有急事找你商议。”   “嗯,我正要去他那里,带路吧。”   跟着传令亲兵,经过几道哨所和巡逻卫。   苏大为带着风雪,迈入了刚建立不久的熊津都督府。   这里,原本应该属于新任熊津都督王文度。   可是现在,人没了。   一切休提。   上午出事后,都督府已经翻了天。   无数医生,仵作,各级将领,轮番被刘仁愿召见一遍。   熊津城的防卫等级一下子提升到最高级。   谁也不知道,王文度的死,是一个偶然,还是蕴藏着更大的危机。   是否是敌人反攻的开始?   现在这一切都无法确定。   只能说,王文度死得太不是时候了。   在熊津都督府公廨里,苏大为见到了此时唐军在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   刘仁愿,字士元,雕阴郡大斌县人,匈奴族。   唐初将领,右骁卫大将军刘大俱之子,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   初以门荫,选为弘文馆学生,授右亲卫,负责保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   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黎阳县公。   跟随李勣攻打薛延陀,随程知节攻打阿史那贺鲁。   从履历上来看,这刘仁愿是标准的军二代,而且战功彪柄。   就有如后世TVB的老戏骨,你说不上来他有多耀眼,因为初唐时将星璀璨,名将能打仗的将领实在太多了。   但你又绝对无法忽视这样一员能将。   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唐战役,重要的战争,他都有参与。   堪称大唐军中的骨干之臣。   唐军之强盛,除了有如李靖、苏定方、李勣这样的名将。   更因为有无数像是刘仁愿这样的骨干之将。   下面还有无数如苏庆节、苏大为、阿史那道真、王孝杰、娄师德这样的能将。   再加上初唐时府兵制的强盛,才成就大唐的武德充沛。   唐军之强,是整体的强。   仿佛华夏的武魂在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之后,在这一个时期井喷式的爆发了。   将星璀璨,彪柄千古。   此时,身为大唐驻守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的眉头几乎打成了一个疙瘩。   因为有匈奴人的血统,他的毛发看起来迥异于一般的唐人。   一副大大的挂腮胡子,野蛮的生长着。   鬓角很长,眉毛和头发皆是又浓又密。   整张大胡子脸上,只有一双圆瞪瞪的眼睛,看上去显得不怒自威。   “苏大为你来了。”   “见过左骁卫郎将。”   苏大为直接以官职相称。   刘仁愿看起来也是军中粗人,并不太扣细节。   点了点头,伸手揽过苏大为的肩膀,低声道:“来,我有话要问你。”   “何事?”   “大总管临行前说过,如果有什么不决之事就问你。”   “大总管真这么说?”   大总管,便是苏定方。   他为此次征百济唐军最高统率,被李治命为神丘道大总管。   不过上个月,苏定方已经带着唐军主力,以及一万多俘虏,还有百济王族义慈王等人,乘船返回大唐了。   其中献俘表功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问题是,粮草不济,以及军心思归。   此次苏定方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   但麾下府兵们,似乎越来越不想在外长久征战。   毕竟原本是轮换的府兵,结果一打就是数年,家里田地荒芜,又不得田产赏赐。   换谁,也会有想法的吧。   苏大为心里转过这些杂念,耳中听到刘仁愿道:“大总管说,你鬼点子多,有事问你准没错。”   苏大为:“……”   一时无语。   苏定方老师,您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刘仁愿继续道:“你应该知道我是为何事找你吧?”   “是为了王文度之事?”   “你果然聪明。”   “左骁卫郎将,这种事,跟聪明没关系的吧。”   苏大为苦笑道:“这种情况,除了王文度死在任上,还有何事能引起这么大的乱子。”   “说得是啊。”   刘仁愿有些忧心仲仲的道:“各城各镇和州郡,我已经去信知会他们了,让各地小心防备,也已经去信回长安,希望陛下能及时看到,指示下一步如何做。”   “等等,你给各地都去了信?”   “对,有什么不妥吗?”刘仁愿闻言一愣。   他并不笨,很快明白苏大为的意思。   然而他还是乐观的道:“我已经加派人手护送信,应该没事,这么冷的天,那些义军反应不会这么快。”   “希望如此吧。”苏大为将信将疑。   他现在,不敢对此抱有太大希望。   万一,事情偏偏发生了呢,万一事情就是那么糟呢?   唐军在此乃是客军,补充粮草后勤不易,除了在百济各地搜刮,主要就是靠新罗人。   而新罗人,又是绝对靠不住的。   苏大为对此无比清醒。   可惜,唐军上下,现在对此有清醒认识的并不多。   大部份人,还沉浸在这一场灭掉百济的胜利中。   以及唐与新罗是宗主与藩属,是军事盟友这样的定位里。   包括眼前的刘仁愿。   但苏大为也无意去扭转他们的看法。   空口白话,谁会相信。   且行且看吧。   “对了,左骁卫郎将,我正想问,仵作看过王都督的尸身了吗?他是怎么死的?有何可疑之处?”   “这正是我要找你来的目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