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阡陌看着这个脾气无常的人,只得走过去,在他身旁坐下,伸出手给他试体温。 初触上去,他的额头有些凉,阡陌另一只手试着自己的,片刻,确认没有差异,放下来。 “大王并无发热之象,若觉头沉,当是病后体弱,又操心多虑所致。”她按着自己的理解,胡诌道。 楚王在鼻子里轻哼一声,不知道是表示不屑,还是表示知道了。 阡陌看他闭着眼睛,道是他要歇息,片刻,轻轻挪开些,便要起身。 “你那祖父祖母,一个会讲理,一个会治病,倒是有趣。”楚王忽而道,“你们住在一处?” 阡陌见他又睁开了眼睛,只得道,“正是,他们将我带大。” “你父母呢?” 阡陌停顿片刻,道,“他们各自有家。” 楚王讶然,起了些兴趣。 “你父母不和,各自婚娶。你父亲连你也不养,将你交给了你祖父母?”他问。 “也不是不养。”阡陌道,“只是不住在一处。” “他不喜你?” “不是。”阡陌道,“他又成了家,也有子女,我不喜欢与他们住在一起。” 楚王更加诧异,看着阡陌,更加不能理解。中原诸侯说他们楚人无礼法,他曾觉得这确是短处,没想象到,如今遇到了更不讲礼法的。 “看你也不似庶民,你父亲必是个封君,竟允许子女这般任性?”他皱眉,“你祖父也无异议么?宗室亦不过问?” 阡陌哭笑不得,道,“无,我祖父与我祖母都很喜欢我,别人也不会多管。”她不打算再跟他解释下去,道,“大王,我们那边风俗如此,如何生活,并无一定。” 楚王神色怪异,未几,将目光收回。 “退下吧。”他淡淡道,闭上眼睛。 楚王令鬬椒、子贝率兵车和大军走大路,一往石溪,一往仞,剩下的人,则随楚王驻潜伏在句澨深林之中。 四周的山野杳无人烟,高大的树木可以遮蔽所有的踪迹,楚人本生于山林水泽之间,并不惧怕这样的原始环境。 他们驻扎下来,砍树搭造临时的房屋,简易的木棚,就像铜山里看到的那些一样。他们粮食短少,这林子则像个天然粮仓。每天,出去打猎的士卒都会扛回来各种猎物,鹿、野猪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动物。阡陌吃着烤熟的肉,心里猜着这是哪个级别的保护动物。 楚王虽然刚生过病,却也能露两手。阡陌看到他拿着弓箭去湖边走了一趟,回来时,从人提着几只肥大的野鸭。 而荚也是个人才,能够在树上揪下一条蛇来,熟练地剥皮,扔陶鬲里做汤。他大方地端来请阡陌喝,阡陌一脸畏惧地跳开,荚奇怪地看着她,表情有些受伤。 楚师之中,最弱的,大概就是阡陌。 她没有任何的捕猎技能,而且对所有的虫子和两栖动物有着天然的恐惧,曾经被一群抬着青蛙腐尸经过的蚂蚁吓得哇哇大叫。 周围人对她这个样子匪夷不已,一个调皮的士卒,还故意把毛毛虫放在她的衣服上,等阡陌发现的时候,已经爬到了领口,吓得她几乎哭了起来。 楚王听到声音,从帐中走出来,看着她眼睛红红地躲在荚后面的样子,又无奈又好笑。那名士卒未曾想会惊动楚王,被他的目光扫过,连忙伏地求饶。楚王说了句“下不为例”,让看热闹的众人散了。 “你不是说你从南方来么,怎么比楚人还怕虫?”回到帐中,他问。 阡陌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只能干瞪眼睛。 楚王已经习惯了这个女子诸多解释不清之处,也不管她,让她去端些水来,自己坐到榻上。可没多久,当他再将目光瞥过去的时候,却发现她总挠脖子。 “怎么了?”他问。 “无事。”阡陌说着,停住动作。 楚王没有理会,忽而伸手,将她的下巴抬起。 阡陌一惊,正要躲开,楚王低低道,“勿动。” 他一只手轻轻拖着她的下颚,另一只手将她脖子上宽大的衣领翻开些许。果不其然,那里有一片微微的红肿。 那手指干燥,带着微温。阡陌愣了愣片刻,将目光斜去,只见他神色专注,阳光透过帐顶,落在那双锐气十足的眉眼间,竟有些温和。 “可觉刺痒?”他问。 阡陌点点头。 楚王没说下去,道,“寺人渠!” 寺人渠听得召唤,连忙入帐,“大王。” “你不是带了虫药?取些来。” 寺人渠看看阡陌,应下,未几,将一只小盒子呈上。 楚王打开,用手指沾了一点药膏,正要给她抹上,阡陌忙道,“我自己来。” “不可,你手上不定也沾了虫毒。”楚王淡淡道,说着,将药膏抹在那片皮肤上。 阡陌只觉凉凉的,片刻,那刺痒的感觉消退了许多。 楚王收回手,接过寺人渠递来的巾帕,擦擦手指。 阡陌看着他,片刻,小声道,“多谢大王。” 楚王没有答话,过了会,从榻旁取来一把短剑,递给她。 阡陌讶然,接过来,发现正是楚王收回的那一把。 “这剑你还是收好。”他意味深长,“寡人发觉,你除了治瘴疫,什么也不会。” 这话确实,阡陌讪讪,只好再谢,把剑收下。 才要走出去,小臣符进帐来,向楚王一礼,“大王,车备好了。” 楚王答应一声,让寺人渠取盔甲来,为他穿上。 阡陌看着,有些诧异。待得走出帐外,她忍不住问随从,“大王要去行猎?” 那随从笑笑:“是啊,行猎,去猎庸人!” 阡陌这才发现,士卒们已经在整装,似乎马上就要出发。 这事来得突然,阡陌记得,楚王昨天带着人去打猎,大概着了凉,有点感冒。现在,他就要出发去伐庸了么? 正出神,楚王从帐中出来,一身盔甲,腰佩长剑,看上去威风凛凛。他跟小臣符交代了几句话,转头,发现阡陌站在那里。 “你不必跟随,留在此地便是。”楚王道。 阡陌本就想提这事,听他这么说,心放下来,连忙答应。 楚王看了看她,正要走开,却停住脚步,回头。 “寡人记得,你还要寡人派人送你回舒,是么?”他说。 阡陌一愣,连忙点头,“是。”心里不禁欣喜,没想到他会主动提…… 楚王却弯了弯嘴角:“如此,你最好每日求大司命,让楚人得胜,莫将寡人收了去。”说罢,昂首转身,大步而去。 夜幕降临,庸国的方城之中,烛燎明亮。 殿上,庸伯亲自将美酒赏赐给出战有功之人。乐歌靡靡,臣子们环坐殿上,一边欣赏着舞人的姿态,一边谈论着战事,言笑晏晏。 楚人伐庸,庐戢梨领楚师攻打庸城,多日不下,还被庸人俘虏了左司马。而后,楚人撤兵,庸人追赶,相遇七次,楚人都战也不战,仓皇而逃,让庸人志气大长,得意十分。 “楚人不足虑!”一位上卿笑道,“楚人大饥,千里奔袭而来,早饿得无力,何以破庸!” “我听闻,楚子还染了瘴疫?” “正是,天帝亦助庸人灭楚!” “那些楚人逃窜得如野鼠一般,想来就是要回去给楚子奔丧!” 众人哈哈大笑。 下首,却有一人未笑,坐在席上喝着酒,若有所思。 “仓谡,”旁人端着酒来笑道,“你追击楚人,三追三捷,来饮一杯!” 仓谡却没有答话,看向庸伯,忽而起身。 庸伯正与臣子们谈笑,见仓谡走过来,笑道,“仓谡,你立了大功,寡人如何赏你?” 仓谡向庸伯一拜,道,“臣请国君遣师,兵分三路,一守西北,一守东南,一追楚人,扫清后患。” 庸伯与众人讶然。 “楚人已退。”庸伯道。 “楚人虽退,其力仍在。”仓谡道,“楚人此番来伐,激战最烈之时,乃在攻城,据臣所观,其师并未重创。而后,楚人逃遁,数次相遇,皆未与我交锋。几番交战,楚师并无损伤,国君须谨慎才是。” “大夫过虑,”一人道,“楚人若非不敌,为何要逃?” “就是,大夫不曾听闻,楚子都得了瘴疫,说不定已经死了!” 庸伯看着仓谡,让从人取来一杯酒。 “卿为国操劳,忠心可嘉。”他说,“如今楚人已退,亦有裨人、倏人、鱼人追击,卿不必忧烦,饮酒观舞去吧。” 仓谡见庸伯无意再听,只得接过酒,行礼谢了,仰头饮下。 楚王领着步卒,自丛林中而出。道路狭窄,不能通行宽大的王车,轻便的驲车却是刚好合适。 在句澨时,庐戢梨的消息传来,庸人以为楚师溃败,骄傲而松懈,反攻时机已到。按先前商议之策,楚王立即率师出发,赶往百里之外的临品。楚人惯于在山林川泽间奔袭,未过多时,已经到了约定之地。 庐戢梨风尘仆仆,见楚王来到,忙上前迎接。 高坡上,他向楚王禀报道,“前方三十里,我师与敌人隔水对峙。” “敌人来自何方?”楚王问。 “裨人、倏人、鱼人,庸人未至,敌师杂而无统。” 楚王望着远处的山泽,脸上露出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