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原形毕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原形毕露

  观者虽众,整个听留阁却是寂然无声。   寇仲亦静了下来。   上官龙刚才以杖顿地的一刻,使他知道自己实犯了严重的轻敌错误。   他的原来推断是上官龙当日率众围攻段玉成四人,只能生擒一人,又让段玉成突围逃生,武功该不会太高明。   可是刚才上官龙那示威的一顿,却显示出他是接近边不负那般级数的高手。   而此刻与他四目相交,更发觉他眸子异芒烁闪,显是练就了魔教的某种奇功,绝非平庸之辈。   不过他已是势成骑虎,必须在十招之内迫得上官龙露出魔功,否则辛苦建立起来的威名,将尽丧于今夜。   一阵刺激的感觉走遍全身,他感到在这种可怕的压力下,他的精气神同时提升至巅峰状态。   上官龙脊肩猛挺,横杖而立,冷喝道:"小子放马过来,让我看你这种口出狂言之徒,究竟能有什么本领。   寇仲神情有如老僧入定,对上官龙的威势视如无睹。   谁都不知道他的心神正全放到不知人世闲事而畅游池内的百多条各式金鱼身上。   当他把一切杂念排出脑外,进入守中于一的境界时,整个环境一丝不漏的给他掌握在寸心之间。   今早他和边不负对敌时,便曾有过这种掌握全局,视整个战场如棋盘的奇异悟觉。   但此刻这感觉更为清晰。   而最吸引他注意的是池内无忧无虑的鱼儿。   他们每一下摆尾,每一下的追逐嬉闹,或独自游弋,又或潜藏假石山的缝隙处,都使他一一体会于心。   这是非常奇怪的感觉。   人的世界和鱼儿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同时存在着,互不干扰。   但通过寇仲的心,这两个世界却连结起来。   全场鸦雀无声,呼吸静止。   不独是与寇仲肃默对峙的上官龙,连每一个观战的人都生出奇异的感觉。   寇仲就像与当前整个环境融成一体,浑然天成,反而上官龙像给硬加进园里,破坏了整个池园的和谐协调。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主观印象。   上官龙右足前移,发出一声沉重的足音。   众人想不到会由他主动出击,都发出惊讶的声音。   上官龙却是有苦自己知。   因为有着十招之约,故上官龙打开头便抱着以守为攻的心态。   岂知对峙下来,寇仲全无出手的意思,但气势却不断蓄聚,狂增不已。   最骇人是上官龙感到整个场地都像在不断添加增长寇仲那与天地浑成一体的气势,令他全无破绽可寻。   而他则自觉如此坚持下去,自己的气势终会很快被寇仲盖过,那时真说不定会否被他在十招内把魔功迫出来。   所以他虽采主攻,但仍是被动的。   上面厢房的徐子陵松了一口气,退回跋锋寒对面坐下,赞道:"这小子果然要得。   跋锋寒亦射出惊异之色,道:"此子确令人惊叹佩服。   上官龙此时已迫近鱼池,离寇仲只有三丈许远,登上最接近鱼池的一道跨溪小桥。   溪水在桥下缓缓淌流。   寇仲右手轻提井中月,刀锋遥指逐渐迫近的上官龙。   他的感觉随着从鱼池注出的水延展过去,在上官龙身处的桥底下流过。   从没有一刻,他是这么清楚所处身的环境,物与物和空间与空间的微妙关系。   以人奕剑,以剑奕敌。   上官龙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敢催发魔功,只要自己令他感到胜负可决于三两招之内,而他若不全力以赴,就必会饮恨当场,那他便成功了。   上官龙步下小桥,到了鱼池另一边堤岸处,屹立如山,脸寒如冰。   旁观者中较高明的都暗叫可惜。   因为这种情况对寇仲实有害无利。   无论进攻退守,都要受水池阻隔,只要上官龙能好好利用水池,纵是功力较逊,缠上十来招该绝无问题。   两人在火光照耀下隔池刀杖相对,凝聚功力。   杀气漫园。   双方一面催发真气,一边窥伺敌手的空隙。   两人瞪大眼睛,互相凝视,似乎一个眨眼的动作,亦会露出给对方可乘的破绽。   气氛紧张之极。   "咚咚"!   水响连声。   两条鱼儿因追逐嬉戏先后跃离水面。   上官龙衣衫忽地霍霍飘拂,龙头杖缓缓摆动,登时生出一股更强大的气势,抗衡寇仲刀锋透出的杀气。   高明者无不知在气势比拚上,上官龙已落在下风,故须以这些动作补其不足。   但却仍没人敢看好寇仲。   若今趟是以生死相搏,不到一方丧命不罢休。那大多数人都会买寇仲是最后的胜利者。   但如像现今般的十招之约,寇仲要斟茶认错的可能性几乎是十成十。   寇仲仍是持刀挺立,稳如山岳,双目奇光连闪。   上官龙终按捺不住,狂喝一声,纵身而起,横渡鱼池,照头一杖向寇仲劈下。   狂烈的劲风,激得池水中间陷了下去,浪涛翻卷,鱼儿惊窜跳跃,干扰了池内神圣平静的天地。   寇仲嘴角露出一丝充盈着庞大信心的笑意,全身真力聚在井中月上,电射而出。   "当"!   刀杖相触,火星四溅,发出震耳巨响。   寇仲身子一晃,上官龙却整个人给震得飞回鱼池另一边去。   虽只是清脆的一下交手,但人人都泛起火爆眩目的感觉。   不知谁人大叫道:"一招了!"还是女子的声音。   上面的跋锋寒和徐子陵同时皱起眉头,认出是独孤凤的声音。   她显然是想看寇仲失威,故以此话增加寇仲的心理压力。   上官龙落回池边,立即洒出一片杖影,防止寇仲乘势反击。   杖影倏收。   上官龙再次横杖作势,他总不能那么的把重逾百斤的龙头杖舞动下去,否则终会把他累死。   池水平复下来,但鱼儿仍不断跃离水面。   就在上官龙横杖的刹那,寇仲终于出手。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不是像上官龙般斜冲而起,到了池上高处,再凌空下击。   而是脚底贴着池水疾冲横渡,像在足履平地上般,井中月骤化黄芒,直击敌手。   全场立时哗然失声。   物有物性。   只有纵跃凌空,才能进可攻退可守。   像寇仲这么平冲前击,只要上官龙能稳守池边,就只能会有寇仲掉进池里的结局。   上官龙知他诡计多端,虽明知有点不合常规,但际此紧张时刻,那有余暇多想,功聚双臂,暴喝一声,挥杖横扫寇仲。   最奇怪的事发生了。   当寇仲越过鱼池中心时,忽地凌空弹起,不但避过了上官龙扫来的一杖,还到了上官龙头顶上,全力下击。   上面的徐子陵和跋锋寒都看呆了眼,同时猜到寇仲是踏上一条跃起的鱼儿,借力造成如此出人意表的变化。   听留阁立时采声雷动,更添寇仲的威势。   上官龙一杖扫空,立知不妙。   刀风压顶而来,为了保命,那还有不把压箱底的本领都搬出来应付。   狂喝一声,双手举杖,硬架着寇仲这蓄势已久,能断金裂石的一刀。   "轰"!   刀杖相触,却发出有异上一次交击时,沉郁幽闷的一下激响。   螺旋劲卷入龙头杖内,再沿上官龙双臂的经脉强攻进去。   上官龙那敢怠慢,张口喷出一蓬紫黑的血雨,从衣袖露出来高举着龙头杖的双臂立时变得紫紫黑黑的,非常吓人。   四周哗声纷起。   如此邪门的武功虽没有多少人见过,但谁都可肯定非是正宗功法。   寇仲给他震得借力翻往他身后,脚未触地,已反手一刀,向双目紫芒大盛,舞起千万道杖影狂攻过来的上官龙击去。   现在虽没有了十招的限制,但只要稍一避让,上官龙定会趁机逃走。   成功失败,就看此一刀能否制住正催发魔功的上官龙。   他此刀去势乃挟着刚才蓄满之势而去,凌厉无匹,笼罩范围又广,决不容上官龙有隙逃掉。   刀光过处,"呛"的一声,上官龙整个人被他劈得差点掉往池去,狼狈之极。   寇仲一声长笑,如影附形,追击过去。   上官龙的老脸由紫变黑,可怖之极,奋力绕池急退。   刀杖交击的次数愈趋频密,有如钟磬频敲,战鼓急鸣,气氛激烈。   双方都以快打快,兔起鹘落,展开一场激烈无比的近身搏斗。   四周所有人等都看得呼吸顿止。武功较次者更是眼花缭乱。   而只要稍有眼光的人,亦该知持长兵器的上官龙竟被迫得要在近距离应付寇仲,已是落于绝对的下风。   蓦地再一声鸣响,人影倏分。   "锵"!   井中月回到鞘内。   寇仲卓立池边,狠狠盯着呆若木鸡的对手。   全场不闻半丝声息。   胜负已分。   "噗通"!   龙头杖滑离上官龙双手,掉进池内。   上官龙皮肤紫黑之色尽退,代之而起是病态的苍白。   一阵摇晃后,上官龙跪倒地上,不住喘气。   数道人影,分别由不同地方冲出,往两人掠来。   大唐双龙传章节列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