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建屋,我们的新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建屋,我们的新家

  首批土豆的收成,大大地鼓舞了新移民们。   他们休整了一个晚的时间,到了次日早上,又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眼见着谢永贵他们的种植组干出了成绩,谢将军带领的建筑组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他们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攒足了建房的材料,挑了个好日子便开工了。   房屋的设计图是由二小提供的,她不懂得房屋设计,但是系统懂啊,它从自己的数据库中翻出了符合要求的图纸,二小挑挑拣拣,加入了自己的喜好,然后便把最终的建筑图确定了下来。   虽然他们从海边出发,抵步山谷花费了两天的时间。   但是这点距离对于台风来说,实在是不算得上什么,大风该来的时候还是要来的。   环绕着山谷的山岭可以减轻台风的强度,但是他们建房的材料强度不够,所以二小没有挑z楼房这种高难度的结构,她提供的设计图全部都是平房来着的。   按照过往的四合院的格式,每家每户都有立的院落。   正对着大门的是正房,供主人夫居住。   然后左右两侧是厢房,可以安置家中的儿女、老人。   房子的面积很大,一般十口、八口人是足够居住了。像是谢家四房这样的大家庭毕竟是少见,而谢永贵来到了白鹭洲后,也有了分家的打算。   儿子们都成年了,然后又有了孙子、太孙。   他们几十口人集体行动不方便,正好是趁这个机会,把五个儿子都分了出去。   谢东晏目前还没有成亲,所以两位老人,跟小儿子住在了一起。   老大谢东景已经是当上了爷爷,他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这趟并没有跟随着他们前来白鹭洲。老大的这房b括有他自己、妻子何氏,长子谢齐起、次子谢齐赳,以及长儿媳王氏、长孙谢问青。   老二谢东昆不在,所以由他的大儿子,十六岁的谢齐趁当家。   谢齐趁带着母亲张氏、十三岁的弟弟谢齐赴,以及十一岁的妹妹谢齐暎,母子四人单立了门啊户。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再加上这次的变故,更加是使谢齐趁成长了起来。   小小的少年俨然有了大人的模样,谢永贵也没把他当小孩子,每回有什么事要商量,都让他代表着二房参加。   老三谢东显的长子谢齐趔才十三岁,除了他们父子外,他们这房的成员还b括他的妻子陈氏,九岁的次子谢齐趄以及六岁的小女儿谢齐晴。   老四谢东晃的妻子小杨氏,是杨氏的娘家的侄女。   他带着妻子以及十岁的儿子谢齐超,八岁的女儿谢齐暖,组成了小家庭。   不过他们夫妻都还很年轻,或许再过不久,就又要再添新的成员了。   谢永贵要的是相连的五间宅屋,五个儿子按着顺序居住下来,以后就是兄弟之间守望相助了。   谢家四房如此庞大的人口是让人羡慕的,他们一趟分家下来,就成了五户人家,可见日后是如此的鼎盛繁荣。   谢将军虽然也有三个儿子,但是奈何三个都还是光棍。   因为将军夫人是带着仆的,再加上还有个未来的儿媳二小,所以这么多人住在一座宅屋里面是太拥挤了。   谢将军要了相连的三座宅屋,他带着将军夫人,住在中间的那座屋子里面。   然后左边是老二谢齐越,右边是老三谢映轩。   他们夫妻以后大概是,会跟着老大谢映轶过日子。   中间这座宅屋就是要预留给长子的,他们三兄弟同样的也住在相连的宅子里面,同样的也可以守望相助。   因为白鹭洲的霜冻期很长,所以每间房子都开挖了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食物。   屋子里面按系统提供的,图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和方法砌了炕,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守在屋子里面也可以暖暖和和的。   目前他们还不能够生产玻璃,所以窗户暂时先用草帘遮挡。   等到以后把玻璃安装上去,屋子将会是既宽敞又明亮。   因为距离河边比较远,所以院子里面,全部统一开挖了水井。   山谷里面的土质松软,所以挖水井是非常轻松,大伙往下挖了两米不到便出水了。   既然如此方便,他们便把水井挖得大大的,井沿砌上了碎石,抹上了水泥,底下倒上几桶沙子过滤,再把有出水孔的水泥板压上去,既干净又好用的水井便挖好了。   在大伙的眼中看来,水泥真的是个好物,几乎是什么地方都适用。   以往他们挖水井哪里有如此便利?光是要解决泥沙的问题便累得不轻了。   因为水井实在是太浅了,所以二小原本准备的,压水井什么都没有派上用途。拿半截麻绳系在木桶的提手上面,甩下去一下子就可以把井水提出来,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所以她的那些复杂的机构只能够是搁置了。   下水道是宅屋重要的配设施,如果不好好地理污水,以后住着就是遭罪。   所以在建房子的时候,他们在门前开挖了水渠。   他们目前造不出来下水道的圆管,所以采用了明渠的方式,把污水引向河边。   二小是现代人穿越过来后,最让她深恶痛绝的就是厕所和室。只怕不单止是她,任何一个现代人回到了几百年前,都没有办法接受落后的卫生间设计。   对于她要把茅房和室,修建在屋子里面,大伙是有过争议的。   这个设计完全是打破了他们以往的习惯,而且茅房修在屋子里面不会发臭吗?   二小从方便、实用的角度说服了大伙,对于将军府上下来说,他们过往是有仆人侍候,所以抬个桶、倒个香什么的都不用自己动手。   但是白鹭洲的条件艰苦,没有那么多的人手侍候。   而且这里的霜冻期有五个半月,等到大雪封屋的时候,他们还到户外去上茅房,这不是找抽冻死的节奏么?   把房和厕所修建在灶膛的旁边,如此取用热水是非常方便。   而且在做饭、烧炕的时候,余温也会让房保持温暖,在里面洗澡不容易着凉。   抽水马桶太过于高大上,二小目前还造不出来,但是化粪池的原理还是能够运用得上的。她可以保证把茅房修建在宅屋里面,臭味是完全不会对人有影响。   大家光是想到滴水成冰的季节,要摸出屋子去上茅房的景,便变掉了脸。   修、修、修,他们是宁可要臭死,也不能够冻死啊。   二小取得了压倒的胜利,如愿以偿在宅屋里面,修建了使用方便的卫生间。   因为修建的是平房,不需要挖很深的地基。   他们把地面平整出来后,用石头垫高,然后铺上了水泥抹平。   宅屋的地基比面要高出不少,即使是上了连的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屋子里面会很湿。   因为地基是早早就弄好了,所以建房子这天,只需要建出墙体和屋顶。   这段时间下来,青壮年们跟随着泥瓦匠人学习,培养了不少人手出来。就连谢将军身为组长,也学会了砌墙抹灰,所以大伙动起手来工程的进度是极快。   他们花费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便把第一批的宅屋建好了。   这批宅屋全部都是统一规格,大小、结构都是一样的,整整齐齐地矗立在道的两旁,非常的惹眼。   木匠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着帮手忙碌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打了不少桌椅、柜出来。   等到屋子晾干的水泥灰,大家要搬进新屋里面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分配到了不少的家俱。   抵步白鹭洲后的第二个月的月末,全部人都搬进了,宽敞结实的砖屋里面。   宅屋配的设施还没有完全修建完毕,但是并不妨碍大伙搬家的热。   他们原本还以为,要在草房子里面住上好几个月,但是在全部人的努力之下,他们仅仅用了两个月,便把宅屋都建好了。   两个月前他们刚抵步山谷的时候,放眼望去到都是半个人高的杂草。   但是现在靠近河边的地方,土地已经全部开垦了出来,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他们收获了两茬的土豆,而萝卜、辣椒以及大白菜也开始有了收成。   水泥作坊是从最开始,便确定的重点工程。   这两个月下来,在水泥作坊里面做工的工人们,起贪黑地烧制水泥,才确保了水泥的供应。   一排排整齐的宅屋建设了起来,以后还会有更多同样的屋子建成。   他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努力,因此也每个人都获得在回报。   这种看着荒滩慢慢地,变成了理想家园的心,难以用言语描述,但是却鼓舞着每位白鹭洲的新移民。   从他们登陆的时候开始,二小便采用了积分的制度。   每个工种都有规定贡献度,种田的、烧砖的、制水泥的、修房子的……,组长每日都会对组员的贡献度进行登记。   根据工种的难易程度,积分也各不相同。   开垦出来的田地、新修建的房屋、土地里面的收成,并不属于任何的一个人。   每一个人积攒够了积分,便可以进行兑换。   他们目前积攒的积分还不够,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是欠债的。   他们先搬进了宅屋里面,但是以后要把积分都补上。   等到他们有了足够的积分,他们也可以兑换,已经可以有出产的耕地。   只要他们勤奋地做工,宅屋会有的,田地也会有的。   二小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民主、自由的概念,在白鹭洲之上不会有霸占了所有资源的皇帝,以后最高的权力者就由他们自己推举产生。   她所说的那些东西太过深奥,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听明白。   但是他们听不明白不要紧,他们只要知道不论出身,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为白鹭洲作出了贡献,以后就可以分配到土地、房屋。   被谢永贵哄过来的几名匠人,二小也为他们建立了档案。   他们看着就连身份重要的谢将军,也背着积分的欠债,他们住的屋子同样也是赊来的,心里面不是不激动的。   他们因为是有技艺傍身,所以积分比别人赚取更加容易。   似乎他们也可以兑换一间宅屋?似乎他们也有可能在这里,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全部人的心都活络了起来,为了房屋以及土地而奋斗着。   这会儿大家都只恨自己,没有长出来三头六臂,多多做工作出贡献,才能更快地拥有生活的刚需啊。   谢映轶以往觉得二小所说的,由人民推举出最高权力者,是非常的不可议。   但是随着积分制度的应用,他越来越明白,她所说的并非不可能。   在这里没有贵族世家,也没有皇帝权臣,每个人都是站在相同的起啊点之上,不同的是他们付出了多少的辛勤和努力。   肯努力肯干活的,会比别人更快的富裕起来。   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的回报,完全是没有钻空子的存在。   他暗暗地心惊当所有的民众的意愿,都汇聚成相同的诉求的时候,那股力量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足可以撼天灭地。   在白鹭洲上面生活过了,还会有谁愿意,再回到不公平的翡翠皇朝?   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住着一匹野马,而二小所做的事正正是,把它们给释放了出来。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